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书评] 从言文一致角度浅谈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声音

[ 11582 查看 / 20 回复 ]

本人在看到“言文一致”这个词时没什么概念,而后看完楼主这篇文,基本把握了这个词的意思,明白了楼主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过如果这篇文是文言文,我就不会这么轻松了吧- -

对于楼主所说的“胜者不应当只是胜者的历史”、“通过历史的材料,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在时代观察个体,从个体反观时代,在我看来才是历史的意义”、“左派文论对保守派的评价有失公允”我很赞同。

就我对近现代史的理解而言,中国的近现代化与西方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经济上,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与现代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过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博弈中,相信也不乏类似的“有失公允的评价”;**上,专制转向民主;思想上,高中历史里主要是一系列强国的探索,师夷长技,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到后来的马列主义,对于文学形式的探索,只是隐约记得新文化运动那一课中有一句提倡白话文之类。

单从楼主节选的刘师培那段观点而言,教科书中“只是将他们当作新道德、新文学的阻碍,旧道德、旧文学的拥护者而加以批驳”确实是“有失公允”。怎么看,这一段都和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异曲同工啊,大约是刘师培先生在**上犯错误了……

其实新文化运动本生就和**有联系,日本的是自上而下改革,那么中国就是自下而上革命了,谈民主,谈科学,就是要对抗专制和愚昧。当时革命风潮正盛,孔老夫子都被误伤,被烧到的刘先生也只能自认倒霉。现在又有楼主给他翻案,他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开玩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我又胡思乱想了一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新的文学形式不断出现,这条线是从工整规矩向着通俗自由转变,这么看来,从明清小说再到白话文岂不是顺理成章?我倒觉得传播西学更多只是一个催化剂而非主要原因。

2.
为什么要大家都能懂?
文学创作不强求雅俗共赏。不过知识则是越普及越好。所以选择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普及知识无疑更有效率。

3.古文还是白话文,只是写文的形式罢了,表达的内容才是关键。文言文可以用来传播先进思想,白话文也可用来为反动服务。试图对这两个写文的形式分个高下,判个对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1.选择白话文(口语体)作为书写文体,便于翻译西方著作吸收西方思想,顺应西化思潮。但是要放弃本国长期的传统文化,并可预知的不可恢复。
2.继续使用(文言文)作为书写文体,保持本国传统。但是意味着对西方的思想的形式上拒绝。

我对这个二选一很有意见,这种时候就应该开后宫嘛(pia~

4.写文不同于文学研究,不一定要抱着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要不然我写篇日记都会累死orz

5.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与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来自wiki百科)

我对于现在“文学烂俗化”不太理解,是说现在的客观与现实烂俗化了,结果拖累了文学?
分享 转发

優しさには いつも感謝してる だから強くなりたい(I'm on the way) 進むために敵も味方も歓迎じゃん    
  ——《again》 YUI
TOP

嗯,梅先生的这一段很有道理,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并非是取代旧的文学形式,所有文学形式应当是并行不悖的。

如果是左派的批驳倒还能理解,教科书最终定论也是加以批驳?

还真是难以想象……
1

评分次数


    優しさには いつも感謝してる だから強くなりたい(I'm on the way) 進むために敵も味方も歓迎じゃん    
      ——《again》 YU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