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姑且算是忆苦思甜……那个年代的吃(以及我还能想起的花絮)

[ 7247 查看 / 15 回复 ]

点击关闭鉴定图章
嘛,偶尔也还是要听听老爸讲讲过去的事。
  我也算是晚生的孩子,现在我上高中不过老爸已经53+了(大概)。三年自然去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也都赶上了……对我这种懂事起就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人听他讲述原来的事……怎么说呢%不能想象就是了……果然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其中最让我惊奇的是老爸关于“吃”的记忆。
  应该是因为总是挨饿,老白那一代人都有惊人的食量。不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可以去参加现在大胃王比赛了%

  比如说有此过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当然不可能是龙舟之类的精神文化食量,,准备的是粽子。老爸(小)给他姑奶奶(我真不知道怎么称呼)帮忙,从采苇叶开始到最后的拉箱子蒸粽子……到最后完工时客观来讲也到了端午了(凌晨)。姑奶奶把粽子取出放在几个盆里,跟我爸说她先洗个脸,辛苦这么久你先吃几个吧。等她回来时(据老爸主观判断5分到10分吧),一个盆里已经变空了……之后姑奶奶怕老爸吃坏了肚子让他先去床上休息,老爸虽然睡去了,但心里还想“根本没吃饱嘛。”
  现在老爸想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最多吃两个就饱了,让事情听起来缺乏一点说服力……到底是时代不同了.

  再早点的话,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了。这三年我爸还没懂事,所以我是听我奶奶说的。
当时我奶奶是教师一个月挣20元,而一斤红薯面是4元(记不清了,也许是2元或6元?)一斤……老鼠麻雀什么的算是快彻底灭绝了。自己家里的阿猫阿狗如果没有下手解决(你懂得……),那就最好别让它们出门……
不过就算是那个时候也还是有很乐观(姑且这么说吧)的人。我太爷爷,也就是我爸爸的爷爷一生嗜酒,到那会也没戒掉。不过家里人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酒呢?办法总是有的……祖上传下来一点的家底——四间瓦房。太爷爷每天都从瓦房上砌下来2块瓦卖了换酒钱……三年过后,四间瓦房变成两间瓦房了……太爷爷倒是一直很乐呵……
 
  后来到了文革时期,老爸也和当初很多人一样下乡了。听他说还算幸运,没给分到南方去。说是如果运气不好或者得罪人了就会被打发去南方,视情节严重程度依次往南……为啥?因为南方热!那会可没有空调电扇(至少不再平头白丁家里)。冷的话还能烤个火,最不济你也能几个人抱团取暖。热你难不成还能把手里那把扇成芭蕉扇?你就没什么解决方案嘛……
  总归呐,不管分到哪人还是要吃饭的。每天支持伙食迟早要憋疯的。那时候我爸那几个知青有机会就偷几个玉米棒子,然后溜到山后一个废弃的小屋里用锅(从厨房“借”的)来做爆米花……虽然没有糖的但总归是能解解馋。
  听说还是个必备技能……我爸说有机会都能给我露一手……我一直不知道原来爆米花尅有用锅炒出来……

  那个时候人过年的欲望比现在应该强烈多了。现在人都是盼个放假回家过年什么的,当时人盼的是更加物质层面的——能吃肉了!难得杀头猪,做成包子大家抢着吃——下次吃又得一年了。老爸当时趁机偷了3个出去,悄悄藏在柴火堆里。等到夜深人静老爸起来把包子刨出来,张口就是一咬—!!   
  具体来说呢,老爸被分到的地方也算是北边……北风那个吹啊,包子冻成冰疙瘩了……牙差点没崩掉。又不能生火烤包子(你想被人发现偷窃革命食粮吗?)食物就在眼前却不得食时多么大的痛苦啊! 结果老爸想了会儿,淡定的回床上了……如果是睡觉你就太小看人对食物的执着了。老爸啊包子揣在怀里,用体温暖包子……化一口吃一口……老爸对那个晚上依然是记忆犹新……


之后呢,老爸被打发去当石油工人。据说当初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虽然我完全没听出来有什么联系……
  干什么也还是要吃饭。到吃饭的时间,人们就排好队领饭了。按照规定,地上放了一筐馒头(注意是地上,不是放和人等高的位置),每个人拿一个馒头然后领一份菜(总之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就算一餐了。吃饱?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是个相对遥远的概念……这时候,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不被逆境击倒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恶劣的饮食条件下大部分人都修的了一门神技(我真只能这么表达我的震撼)


具体方法如下:
1.    1.    蹲下身去馒头时,用右手抓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不嚼,直接吞下去(!!!)
2.    2.完全蹲下时,左手再抓一个塞。因为第一个还在食道里这个吞不下,所以是整个含在嘴里。
3..    3.起身时,再顺理成章的拿走属于自己那一个,领菜去……
  全过程必须在最多5秒解决……你给我五秒我一个也吃不了……又不是旺仔小馒头……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第一年老爸考上西安交大上大学去了。经济条件虽然有所缓解,但有吃的机会人们当然不会放过。
  那会每学期开学都能很多人高兴一阵。因为能再次学到新知识?好吧,不能说真没有这种人,不过大部分群众还是因为舍友从老家回来了。兄弟情深固然有一定因素,不贵最重要的是……大学嘛,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回来时总要带来些土产(当然是以吃的居多)
有一次一个舍友带回来一麻袋西红柿。几个人凑钱买了10来带白糖,用脸盆当盘子做糖拌西红柿……围着就猛吃……吃过20多盆后,老爸20来年对糖拌西红柿没有缓过劲来……但现在也不怎么碰那道菜……
5

评分次数

    本主题由 版主 思兼SRW 于 2010/9/26 19:48:55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KFC第三届版杀——春原芽衣
    TOP

    有个好胃口真不错。
    等我们的下一代听我们说“过去的记忆”,就不是挨饿的故事而是消化道疾病或者神经衰弱等精神乃至心理症状了吧。
    最后编辑驿客林夕 最后编辑于 2010-09-26 18:35:57
    3

    评分次数

      TOP

      嗯⋯⋯
      吃的很有感觉,于是你父亲的食量⋯⋯= =
      以前也经常听家长讲过去的吃
      不过目的是⋯⋯以前想吃都没的吃,现在让你吃还不吃⋯⋯= =|||
      摘了瓦换酒喝啊⋯⋯为什么连墙也不剩了⋯⋯
      难道说都卖了??
      不得不说太爷爷好积极向上⋯⋯
      我父亲倒是很惧怕烤红薯⋯⋯原因也是吃的太多了⋯⋯
      然后现在碰红薯就反酸⋯⋯
      1

      评分次数

        TOP

        唉呀,是過去的回憶呢......
        過去的故事果然沒經歷過無法產生共鳴.......
        更不用說我們現在生處這麼幸福的時代
        恩,以前有讀過文書,就聽說過以前的南方跟北方不適合中原人居住
        對了,我還記的我自己父親
        以前台灣還滿窮苦,聽說有撿蝸牛烤來吃
        麻,現在當然比以前大不相同
        只能說,現在的我們很難去體會他們的感受
        同時,每次他們嘮叨之時,我們也不能體會 www
        1

        评分次数

          水羊不可一日無牡丹!!!
          你今天膜拜牡丹神了沒??
          TOP

          糠窝头……烂玉米糠窝头……零下30度在大兴安岭里啃着烂玉米制造的带着臭味的硬得如同石头一般的糠窝头……

          我阿姨在东北下乡的回忆……
          显卡这东西果然是连接2次元和3次元的纽带啊……
          TOP

          这段时间天天喝稀饭 吃小菜 不能吃的多 我也算是忆苦思甜了吧
          虽然每天都会去买糖吃…
          1

          评分次数

            TOP

            其实现在卖的窝窝头也挺好吃的。呵呵呵
            老爸说,以前省着点钱去买玩具的。
            那时的零花钱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少得可怜
            等到下一代岂不是觉得我们用的零花钱也少得可怜
            第三届版杀并没有杀人实力躺赢的杀手——月宫亚由!!!
            掉进了宝冢坑!爱上了yumiko!我每天看到她的笑颜就很开心!她笑起来感觉很温暖很幸福的感觉!总之我努力每天都过得安心开心幸福!!
            TOP

            听说那时 只有产妇能喝到牛奶,吃鸡蛋

            小学时为了趁午休时抢到乒乓球桌
            我练成了15s吃完午饭的绝技(某几天吃豆芽菜时会延迟到1m
            话不要说死,人不要做绝,刀不要磨亮,袜子外面是鞋

            多睡觉,做做梦,少操心,没事就到妖怪山上转转,吹吹东风,玩玩青蛙,渴了就喝点橙汁和西瓜汁;偶尔也去太阳花田插插花,玩玩虫什么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安逸!
            TOP

            爷爷辈和父辈那些日子……
            他们讲的故事让我浑身发毛…….
            混合面  菜心窝头 过节才有的黑糖 糠粉做的饼……

            无论如何计算糖 蛋白质 维生素 都无法满足一个正常人的营养
            后来生活好了之后一些挨饿的人开始拼命地吃 以至于现在老一辈人很多都是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 高胆固醇什么的
            另外一类人就是特别的节省 不舍得扔掉任何的食物 剩了几天的东西都拿出来吃
            还好我学的专业和这个有关 在家里扭转了很多人的习惯 这也算读书为数不多的收货之一
            (没挨过饿的人我像是不会理解的,是的 我也无法理解

            另外 所谓三年自然灾害 保留意见
            2

            评分次数


              站在最低点,仰望最高处
              TOP

              那个。。。。我想吐槽的是。。。。。
              后来到了文革时期,老爸也和当初很多人一样下乡了。听他说还算幸运,没给分到南方去。说是如果运气不好或者得罪人了就会被打发去南方,视情节严重程度依次往南……为啥?因为南方热!那会可没有空调电扇(至少不再平头白丁家里)。冷的话还能烤个火,最不济你也能几个人抱团取暖。热你难不成还能把手里那把扇成芭蕉扇?你就没什么解决方案嘛……


              话说。。我出生的地方。。基本上算是中国陆地上最东南的地方了。。。。原来我还不知道我这里的地理环境这么差的说。。。。。。



              那个。。那个年代的确很辛苦。。我父亲也经常会谈到。。。。。不过呢。。总觉得老一辈人想告诉我们他们那个时代多么差。。然后反映出我们已经算很好的 了。。。。。虽然这样说是没错啦。。但是总觉得怪怪的。。毕竟活在不同的时代。。能获得的优势(比如有饭吃)和痛苦的东西(还是比如没饭吃)都不一样的。。。。。
              1

              评分次数

                KFC第三届版杀 戏服 日向秀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