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转文+闲扯+怀旧

[ 4738 查看 / 3 回复 ]

-----
原文标题:《再次为网络和游戏正名》
原作者:星游
原文地址:http://view.news.qq.com/a/20081125/000003.htm
因原文很长,只给出链接
-----

如果不是500万WOW玩家与某教授之间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已到了想忽视都很难的地步,如果不是以上提到的这片文章实在很能引发几乎是任何一个80后的共鸣,如果不是游戏产业将来可能会成为我的饭碗……作为一介低调的泛ACG爱好者,既不玩WOW又没怎么去过网吧的某A实在是不想去趟这浑水。谁都知道游戏这个词在中国不仅承载了千万玩家的热情,也同时背负了千万家长、老师和教育专家的谴责。这么大的论题让人看着就开始头痛,所以本文只是闲扯兼博客除草之用;如果真想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下去,推荐大家还是去看原文吧。

游戏机和老爸老妈之间的对立是80后童年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而我家的情况稍微有些特殊,FC红白机在我还没来得及痴迷上的时候就过早地退位,取而代之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一般家庭中还难觅踪影的,货真价实的原装AST电脑。比我稍稍年轻一些的人恐怕甚至不知道这个牌子——虽然当时它是与Compaq,Dell,IBM齐名的大厂,却在不久之后淡出业界——这都是题外话,总之后果就是,没来得及痴迷上FC游戏的某A后来迷上了电脑游戏——那简直是一定的。

一般80后家庭老爸老妈与电视机、游戏卡和手柄之间的对立在我家换汤不换药地演变成老爸老妈与显示器、键盘和CD-ROM(回过神来才发现这玩艺也快退出历史舞台了,吾焉能不老)之间的战争。闹得最凶的一次光盘被老爸直接一掰两半;不过多半没有那么火爆,只是父母回来会摸摸显示器热不热,而我以湿抹布应付之而已——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中国的小孩都很聪明,懂得活用这一物理规律的应该大有人在。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普遍的持久的战争的结果,便是整个社会大都在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灌输或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游戏是害人的东西。甚至包括那些坚持和父母打着游击战,被父母没收了游戏卡恨得咬牙切齿的小孩子在内——因为偷偷摸摸这一行为产生的心理暗示,显然并不是那么地美好而光明。

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对于中国在动漫游戏产业上的投入和产出为何如此不成比这个问题,就不再有任何疑问了。

如果自己都不发自内心地认为动漫和游戏可以是美好的东西,又何谈将这份美好传达给更多的人呢。

几乎玩了整个初中的三国志5,几乎玩了整个高中的帝国时代,去同学家时总要玩上几把的英雄无敌,一直眼馋却没能玩上的最终幻想8……似乎就是这么几个游戏,轻而易举地贯穿了6年中学的时光。

然后,网游的时代来临了。而我在结识的几部优秀作品的引导下,逐渐由一个单机玩家转为泛ACG爱好者。

原本我的世界离网游已经有相当的距离;但每当社会舆论开始炮轰网游,每当教育界开始树立标靶以推卸自己的无能和无力,我在心理上总是很偏向那些网游玩家。

因为我们比网游玩家更明白,不被人理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人与人之间不理解是一种常态,理解反而可遇不可求。

不理解的话,站得远远地就可以了。然而当这帮专家教授终于忍不住杀上门来,虽然他们现在找的是隔壁,却也实在不能不让我心寒。看着我的邻居们一个个给拉出去批斗,关禁闭甚至电击,我每每想说点道理出来,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中国的家长可以说是世上最没逻辑的群体;或者说他们对别的问题可能很有逻辑,但只要一扯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大多立马就没了逻辑。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就算了。

但我想那位最近被WOW玩家视为公敌的美籍专家陶先生,他当初出国留学的时候,高中数学一定还不学逻辑,GRE写作也一定还没有考Argument(驳论)。

否则在他的博文中,就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简直可以给ETS直接收录进GRE写作题库的论述。

--------
几天下来,发现基本上93%的来电都是有问题的,这其中56%是恶性咒骂和侮辱,37%是暴力恐吓和威胁;有3%的是我们刚说了声:“喂,你好!”对方就立马挂掉;另有4%态度比较理性,说要问陶教授为什么要在电视里发表那样的观点,并能进行比较理性的对话。另外,我博客里反对的帖子占98%,这其中无耻漫骂的61%,恶劣威吓的28%,肆意诽谤的11%。这些无视法制的言行数据提出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是什么把这些《魔兽》玩家变成如此的不理性?这样的玩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吗?这种游戏到底要把中国的下一代引向何方?
-------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从小听惯了新闻联播看惯了主流媒体报道的普通人,从来没考过GRE,高中学的那点逻辑也忘光了。很可能觉得这些论述一点问题都没有。看过之后,你将更加确信游戏是个害人的东西。

文章这东西,只要写得冠冕堂皇,想要忽悠人实在太简单了。

而当信息来源是主流媒体的时候,原本一扯到自家孩子就失去逻辑的中国家长,自然是想都不想就把网络游戏当作洪水猛兽了。

正因为中国的家长动不动就血上脑门不假思索,我们的媒体和专家在说话的时候才更应该小心谨慎,切实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遗憾的是,看上去人模狗样而逻辑上千疮百孔的论述仍然层出不穷。

“网游大发展的十年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了XX%”
“网游玩家中有X%出现不同程度的A问题。”
“某某少管所关了XX名少年犯,其中YY名进去之前都爱玩网游。”


这种论据对于本来就坚信“游戏害人”的读者来说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实它根本啥都没说。它们的共同逻辑就是“某个主体A具有X属性,同时具有Y属性,所以是X属性引起了Y属性”。比如:

“某人玩网游,某人有A问题,所以是网游引起了A问题。”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某人吃饭,某人有A问题,所以是吃饭导致了A问题”呢。


这种论述利用的就是X、Y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所谓“有关联不等于因果关系,先后发生不等于因果关系,同时发生不等于因果关系”。上过新东方的同学应该对这个很有亲切感吧。当你原本潜意识里就觉得X和Y有关联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翻译成因果关系,但逻辑上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

这就是所谓别有用心的妖魔化。

这种妖魔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上演着。

所以说普及基础逻辑,人人有责。

原本只打算闲扯几句,不小心扯了这么多。原本是感叹抒怀,没想到后面变成逻辑授课……果然是老了么。还是建议大家去看原文,比我写得好得多。

若不是那么多有爱的作品一次次地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我恐怕也会像那些家长、老师和专家们一样,渐渐被声讨游戏的主流声音淹没,成为一个也许依然玩着游戏,潜意识里却对此抱有罪恶感的,再普通不过的成年人。

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论述,我恐怕根本就不会动脑子去想它究竟说对了没有吧。

所谓人的社会化,所谓人的惰性,便是这样的东西。

幸好,我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虽然堕落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我也只是后悔自己为何还是如此缺乏自制而已。

“如果你自己的孩子荒废了学业,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为游戏说话了吧。”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也只会对他(她)说:
“那是因为你自己太弱了。请快点强大起来,不要让你喜欢的游戏(动画,漫画,小说,etc)为你背黑锅。”

毕竟对于那个世界,我感谢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心怀怨气呢。

闲扯完毕。附某A的ACG怀旧(真的很少,接触得太晚了)。

1989~1994          FC时代
1994                    第一台PC,AST原装486
1997                    战国争霸传,第一个PC游戏

1997~1999          三国志5,初识KOEI
(初中时代)

2000~2003          第二台PC,TCL原装台式
(高中时代)          帝国时代2征服者
                            英雄无敌3、4
                            FIFA
                            红色警戒2

2001                    EVA。初识真正的日式动漫
2003~2007          第三台PC,Dell笔记本
(大学时代)          最终幻想8 
                            伊苏系列,空之轨迹系列,双星物语->F社死忠
                            三国志系列,信长系列,太阁5->KOEI死忠
                            暗黑破坏神2
                            Rise of Nations
                            VOS

2004.12                最终兵器彼女,星之声,最终流放,Piano,灰羽联盟
(动漫大发现时代)

2005.1                  MO2
(KID青时代)        进入KIDFC
2005.3                  MO1
2005.12  SR,      MO Sorekara

2006.10~12        Clannad
(键厨时代)          AIR
                          Kanon
                          Narcissu
                          进入KeyFC 

2007.1                秒速5厘米
2007.3                EF - the first tale
2007.4                Wind - a breath of heart
                          没有天使的12月

2007.8~            文明系列
(研究生时代)      真三国无双系列
                          StepMania

2007.12              智代After
2008.1                120日元四部曲
(泛ACG时代)      True Tears
                          我们的存在
2008.6                凉宫春日的忧郁
                          妖精的旋律
                          水果篮子
2008.10              EF - the latter tale(开始厨Minori)
2008.12              DC2
2009.1                文学少女
2009.3                遥仰凰华
2009.4                诗片
2009.5                车轮之国,向日葵的少女


To be continued......
最后编辑Azure 最后编辑于 2009-07-26 07:05:20
本主题由 见习版主 Blackの墨 于 2012/9/1 12:15:56 执行 主题分类 操作
分享 转发
……梦
在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
品读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
和热爱Galgame的朋友一起笑一起哭
一同穿越这个世界的喧嚣
不论多大都像孩子般地纯真敏感
这就是我的梦……

http://blog.sina.com.cn/azureg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