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姑且算是忆苦思甜……那个年代的吃(以及我还能想起的花絮)

[ 7256 查看 / 15 回复 ]

点击关闭鉴定图章
嘛,偶尔也还是要听听老爸讲讲过去的事。
  我也算是晚生的孩子,现在我上高中不过老爸已经53+了(大概)。三年自然去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也都赶上了……对我这种懂事起就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人听他讲述原来的事……怎么说呢%不能想象就是了……果然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其中最让我惊奇的是老爸关于“吃”的记忆。
  应该是因为总是挨饿,老白那一代人都有惊人的食量。不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可以去参加现在大胃王比赛了%

  比如说有此过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当然不可能是龙舟之类的精神文化食量,,准备的是粽子。老爸(小)给他姑奶奶(我真不知道怎么称呼)帮忙,从采苇叶开始到最后的拉箱子蒸粽子……到最后完工时客观来讲也到了端午了(凌晨)。姑奶奶把粽子取出放在几个盆里,跟我爸说她先洗个脸,辛苦这么久你先吃几个吧。等她回来时(据老爸主观判断5分到10分吧),一个盆里已经变空了……之后姑奶奶怕老爸吃坏了肚子让他先去床上休息,老爸虽然睡去了,但心里还想“根本没吃饱嘛。”
  现在老爸想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最多吃两个就饱了,让事情听起来缺乏一点说服力……到底是时代不同了.

  再早点的话,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了。这三年我爸还没懂事,所以我是听我奶奶说的。
当时我奶奶是教师一个月挣20元,而一斤红薯面是4元(记不清了,也许是2元或6元?)一斤……老鼠麻雀什么的算是快彻底灭绝了。自己家里的阿猫阿狗如果没有下手解决(你懂得……),那就最好别让它们出门……
不过就算是那个时候也还是有很乐观(姑且这么说吧)的人。我太爷爷,也就是我爸爸的爷爷一生嗜酒,到那会也没戒掉。不过家里人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酒呢?办法总是有的……祖上传下来一点的家底——四间瓦房。太爷爷每天都从瓦房上砌下来2块瓦卖了换酒钱……三年过后,四间瓦房变成两间瓦房了……太爷爷倒是一直很乐呵……
 
  后来到了文革时期,老爸也和当初很多人一样下乡了。听他说还算幸运,没给分到南方去。说是如果运气不好或者得罪人了就会被打发去南方,视情节严重程度依次往南……为啥?因为南方热!那会可没有空调电扇(至少不再平头白丁家里)。冷的话还能烤个火,最不济你也能几个人抱团取暖。热你难不成还能把手里那把扇成芭蕉扇?你就没什么解决方案嘛……
  总归呐,不管分到哪人还是要吃饭的。每天支持伙食迟早要憋疯的。那时候我爸那几个知青有机会就偷几个玉米棒子,然后溜到山后一个废弃的小屋里用锅(从厨房“借”的)来做爆米花……虽然没有糖的但总归是能解解馋。
  听说还是个必备技能……我爸说有机会都能给我露一手……我一直不知道原来爆米花尅有用锅炒出来……

  那个时候人过年的欲望比现在应该强烈多了。现在人都是盼个放假回家过年什么的,当时人盼的是更加物质层面的——能吃肉了!难得杀头猪,做成包子大家抢着吃——下次吃又得一年了。老爸当时趁机偷了3个出去,悄悄藏在柴火堆里。等到夜深人静老爸起来把包子刨出来,张口就是一咬—!!   
  具体来说呢,老爸被分到的地方也算是北边……北风那个吹啊,包子冻成冰疙瘩了……牙差点没崩掉。又不能生火烤包子(你想被人发现偷窃革命食粮吗?)食物就在眼前却不得食时多么大的痛苦啊! 结果老爸想了会儿,淡定的回床上了……如果是睡觉你就太小看人对食物的执着了。老爸啊包子揣在怀里,用体温暖包子……化一口吃一口……老爸对那个晚上依然是记忆犹新……


之后呢,老爸被打发去当石油工人。据说当初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虽然我完全没听出来有什么联系……
  干什么也还是要吃饭。到吃饭的时间,人们就排好队领饭了。按照规定,地上放了一筐馒头(注意是地上,不是放和人等高的位置),每个人拿一个馒头然后领一份菜(总之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就算一餐了。吃饱?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是个相对遥远的概念……这时候,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不被逆境击倒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恶劣的饮食条件下大部分人都修的了一门神技(我真只能这么表达我的震撼)


具体方法如下:
1.    1.    蹲下身去馒头时,用右手抓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不嚼,直接吞下去(!!!)
2.    2.完全蹲下时,左手再抓一个塞。因为第一个还在食道里这个吞不下,所以是整个含在嘴里。
3..    3.起身时,再顺理成章的拿走属于自己那一个,领菜去……
  全过程必须在最多5秒解决……你给我五秒我一个也吃不了……又不是旺仔小馒头……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第一年老爸考上西安交大上大学去了。经济条件虽然有所缓解,但有吃的机会人们当然不会放过。
  那会每学期开学都能很多人高兴一阵。因为能再次学到新知识?好吧,不能说真没有这种人,不过大部分群众还是因为舍友从老家回来了。兄弟情深固然有一定因素,不贵最重要的是……大学嘛,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回来时总要带来些土产(当然是以吃的居多)
有一次一个舍友带回来一麻袋西红柿。几个人凑钱买了10来带白糖,用脸盆当盘子做糖拌西红柿……围着就猛吃……吃过20多盆后,老爸20来年对糖拌西红柿没有缓过劲来……但现在也不怎么碰那道菜……
5

评分次数

    本主题由 版主 思兼SRW 于 2010/9/26 19:48:55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KFC第三届版杀——春原芽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