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世界時事]還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呀!

[ 5375 查看 / 8 回复 ]

專家﹕迷你冰河期開始 以海水溫度循環 解釋北半球暴風雪
地球在變冷?有科學家根據太平洋與大西洋水溫自然循環做出分析,認為近日全球各地異常的暴風雪現象,其實是一段或將持續20至30年的「迷你冰河期」的開端。一些持這觀點的科學家並不否定溫室效應,但他們相信,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及地球自然變化,其他專家質疑這一說法,認為暴風雪是由「北極震盪」現象造成。
測量海底900米海水溫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氣候專家拉提夫(Mojib Latif),是「迷你冰河期」主要提倡者之一。他發明了測量海面以下900米海水溫度(海水的冷暖周期從這個深度的海水開始)的新方法,預測海水正進入新的冷周期。
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大部分地區近期出現幾十年來最低溫,科學家普遍歸因於「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
拉提夫認同這一解釋,但認為它與更長期的氣候改變現象,即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數十年震盪」(multi-decadal oscillations,MDOs)有關。以歐洲為例,造成當前低溫的關鍵因素是,北大西洋中部的海水溫度,比地球還在暖化時的平均溫度要低上幾度。
目前主流觀念認為,氣候暖化令北極冰層融化,有專家更警告,到2013年,北極圈夏季將完全無冰。但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數據顯示,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從2007年起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里,增幅高達26%。
海水冷周期 料維持20年
拉提夫說,全球1980到2000年的暖化,「可能有多達五成」是受海水暖周期影響,「 現在海水進入冷周期,因此像今年冬天這麼冷的天氣,往後會更常出現,夏天也可能涼爽些,這樣的氣候可能維持20年以上。」
威斯康辛大學大氣科學組負責人措尼斯(Anastasios Tsonis)相信,MDOs不僅局限於北半球,而是在全球範圍內皆有。他回顧了20世紀的氣溫變化,指出1915至1940年間是強「溫暖期」,氣溫顯著上升;1940年代到1970年代末,儘管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上升,但全球氣溫卻在下降;1980年以後再轉為溫暖期,氣候暖化,「我們現在又迎來了變化,可以預期得到,接下來20至30年將出現寒冷天氣。」
「氣候暖化會被自然規律平衡」
措尼斯與拉提夫均非「溫室效應否定者」,但他們的理論卻對「人類活動造成氣候暖化」的主流觀念帶來挑戰。
措尼斯說﹕「我不相信災難論,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暖化會被自然循環規律所平衡……人們指摘我想要摧毁氣候,但我只對追求真相有興趣。」他斷言,MDOs現象在來來將繼續左右全球氣候變化。


也許大家都知道了吧.....
但這種好消息......遲了1分鐘知道也是火星到不行了...
所以遲了至少半天才知道的小弟看到馬上轉過來.....
希望更多人知道....

世界最關注的事.....不是經濟....也不是美國和依拉克
反而就是排放溫氣體...全球暖化影響氣候等等...
因為這些是直接影響人類在地球的存亡......

但是也許還不是確定的事實.....但總算有個希望...
小弟自譯的認為最主要的好消息..
被人類兩極化的地球,可能將其以自然平衡和解


太好了
本主题由 见习版主 Blackの墨 于 2012/9/1 13:36:07 执行 主题分类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