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新闻/讨论]!!!网络音乐须经文化部批准备案!!!

[ 7469 查看 / 7 回复 ]

回复:[新闻/讨论]!!!网络音乐须经文化部批准备案!!!

原文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叫文化部。顾名思义,文化部就是管理文化的,但是怎么管理文化,自从这个部设立以来,好像就没有拿出什么很好的办法,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每每到了关键时刻,文化部总拿出一堆绊马索,阻碍文化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部还是有点权的,毕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全国人民都有学习文化的欲望,文化部的权威还是很明显的。由于他们权力太大,所以,当时为了能管理好中国文化,不惜删繁就简,把很多权力都从文化部体系中分离出来。结果,万恶的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市场经济开始了,这时文化部才发现,原来抛弃掉的一部分权力,在市场经济时代却成了可以挣钱的部门,而文化部保留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市场经济时代,变成不折不扣的清水衙门。怎么说呢,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所以,这些年文化部就开始考虑怎么收复失地,因为它叫文化部,“文化”这个概念太多,天上地下全都包括了,所以,文化部经过一番文化定位后,发现自己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利用他们的文化“底蕴”,横插一杠子,准备捞点钱。

文化部最阴险的一招就是它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坏人,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弱智。“抵制不良文化”是文化部的杀手锏,不管什么行业,一旦繁荣了,肯定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肯定就会出现“不良文化”,于是,文化部祭起了纯洁的大旗,向不良文化开战。因为他们不用这一招,就没法插一腿。而使用这一招的前提是假设有更多的坏人存在,有更多的坏文化存在,这似乎跟中国过去法律上的“有罪推断”相似。

什么叫不良文化呢?自古以来,文化发展就是良莠不齐,好东西坏东西并存才是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对于如何判断文化的良莠,文化部从来不把判断权交给民众,而是由他们来规定。这是典型的把民众当白痴的做法。

原来,进口音像制品的审批权一直由广电总局审批,后来文化部赖赖唧唧把这个审批权拿了过去,最荒唐的是,进口唱片审批时,要附歌曲的五线谱,我就不明白,你把歌词审查好,不就得了,难道五线谱里也有不良文化信息?

以前,文化部还扮演道貌岸然的角色,到市场经济时代,他们该脆撕破道德的面纱,以卫道士的名义四处敛财,这一点文化部有点像张钰啊,何不请张钰做文化部的形象代言人呢。比如在卡拉Ok收取版权费这个问题上,文化部当仁不让,以“抵制不健康歌曲”为由推出盈利性曲库。

这次,文化部又拿互联网开刀,要制定一个新的游戏规则,你不是想上传歌曲么?那好,得由我来审查。文化部为何拿互联网开刀?很显然,他们看到了网联网的商业价值,但是这东西从一开始就跟文化部没什么关系,于是文化部天天思考,怎么才能对互联网横刀夺爱呢?屡试不爽的“抵制不良文化”这一招放之四海而皆准,就这么定了,先把管理权拿过来再说,然后再考虑接下来的利益问题,于是,匆匆忙忙推出了一个《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他们美其名曰:“一是部分网络音乐产品格调不高、比较低俗;二是侵权盗版、非法链接、非法上传和下载等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突出;三是一些单位擅自传播未经审查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四是少数网络音乐产品中出现了一些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容。”啥叫格调不高,啥叫低俗?这完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是审美上的问题,你有什么权力来设定一个审美标准呢?盗版和侵权是由版权部门来管理的,文化部主要管的是市场;最有意思的就是“擅自传播未经审查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文化部终于可以有理直气壮地发言权了。不知道文化部是否对消费者作过调查,现在还有多少中国人消费经过你审批后的音像制品,这个比例在慢慢缩小。当年文化领域不太开放,人们只能从进口的音像制品中选择。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互联网和共享,您还玩文化封锁这一套,已经不灵了。你以为你设一道审查防火墙就能解决问题么?其实只能解决你的权力扩散问题,不能解决听众听什么的问题;还有,“少数网络音乐产品中出现了一些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容。”瞧瞧,多可怕啊,几首歌就能影响到社会稳定,这个社会也太脆弱了吧?对于“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容”,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法规早就有规定,我查了一下,这些法律法规中还真没提到您文化部。

好吧,就算文化部有这个权力管理网络歌曲,您执行一个我看看,每天人们上传的歌曲有多少首?你统计过没有?我说的保守一点,假设一天有500首歌曲上传到网上,如果一首歌平均4分钟的话,这就是2000分钟,一天就是24小时连轴转你也听不过来啊,更何况您是8小时工作制,文化部就得找一堆人,整天听这些歌曲,您别忘了,进口音像制品审查这一块还需要个人,您还要操心这个国家各种涉及到文化的大事,一个统管全国文化的大部,竟然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对付网络歌曲,有点意思。关键是,如果我要上传一首歌,我传到哪里才能让您马上就能听到呢?这是个问题。如果真的排队等候您的审查,等您通过了,这首歌估计也成了老歌了。您总不能在审查的时候马马虎虎,万一漏掉一个“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容”的歌曲,您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另外,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在审查,网络歌曲可以用作刑讯逼供的工具,这些人听上几天估计就得到精神病院工作了。

用一种落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来对付互联网,文化部也想得出来。可是话又说回来,您要不用落后的管理模式来插手互联网,也找不出理由,既捞不到实惠,也无法扩张自己的权力,可一旦采取了代表落后文化的管理模式,又成了笑柄。

同学们,救救文化部。
分享 转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