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转文+闲扯+怀旧

[ 4737 查看 / 3 回复 ]

我曾经背下来的一篇文章

你爱游戏?你恨游戏?


林小竹


有人为摇滚说话,有人为漫画说话。我一直期待有个声音能够为游戏呐喊几句——可是,就算是在整个社会对游戏的讨伐声势日益高涨的今天,还是没有。于是,我不得不提起了笔。
——题记

Welcome to final fantasy world


总是喜欢这样一种感觉:在宁静中闭上眼,任那宛如梦幻的旋律——《Welcome to final fantasy world》在耳边轻柔地响起。蔚蓝色的钢琴音符在平静平垠的青绿色海面上灵动地跳跃,带着思维,还有整个灵魂飞向那个魔法与机械共存的幻想世界……
“为什么喜欢游戏,还为它着迷?”这个问题我已经记不清楚被问过多少次了。我也想过很久,游戏到底有多少地方吸引了我,但是总是觉得一言难尽。太多了。记得有个朋友说过:小时候喜欢游戏,因为它好玩;长大一点喜欢游戏,因为它是活力的标志;成年之后还是对游戏无怨无悔,因为已经对它倾注了太多感情。是的,我想这也许不算是一个标准答案,可也说了许多玩家的心路历程。这一代的青少年被应试教育压得不堪重负,在最有可能留下美好回忆的年纪里生活却少有亮色,但至少他们有游戏。也许很多年以后记起这段岁月时,首先想起的不是艰难的求学历程,而是陪伴他们走过风风雨雨、曾经给他们的心灵写下酸甜苦辣、在生活中扮演“乌云的金边”角色的游戏世界。
游戏世界?游戏世界!
这是一个世界,是一个幻想的世界,是一个属于你的幻想世界。我们喜欢它,就如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在这里,你能够创造一切,你能够毁灭一切,你能够肯定一切,你能够否定一切,你能够回忆起一切,你却不能轻易忘掉一切。正如模拟经营游戏的招牌《文明2》的广告词所写的:
史学家再现历史;
文学家演绎历史;
玩家改写历史。

电玩游戏:


第九艺术?电子海洛因?


有人把游戏称为继文学、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因为它是现代科技与文化沉淀的结晶。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游戏,处处体现着这个国度的文化传统。日本游戏的精致,美国游戏的前卫,无一不是传统文化的折射。而折射的手段是应用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以至于触觉效果,让玩家与游戏的内容发生互动。它是活的电影、绘画、音乐,是受玩家控制情节的戏剧。这,完完全全构成了一种新的艺术类型。——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可是在国内却恰好相反。“游戏=不务正业”的观点占了统治地位。组织中小学生“集体宣誓告别电子游戏”的闹剧的一些地方不时上演,而近期在某大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电脑游戏——电子海洛因》更是提出了如其标题这样一个石破惊天的观点,将前者发挥到了极致。紧继其之后,社会上掀起了批判游戏的热潮。看到深爱的游戏遭到种种无端指责,我没有太大的惊讶,只是觉得十分悲哀。面对那些家长“沉痛控诉”,记者“义正辞严”的指责,我不得不感叹:我们对游戏的偏见到了何种地步!孩子的不思进取,沉沦,甚至犯罪,难道全是游戏的错?难道就没想想社会该负多大责任?游戏,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毒品吗?
这让我想起了足球。足球,毫无疑问地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但伴随足球产生的球场暴力、足球赌博仍然层出不穷。远的不说,1998年世界杯和今年欧锦赛,英格兰球迷闹事犯罪,让全世界震惊。足球赌博让许多人倾家荡产,铤而走险。它的负面影响,游戏难望项背。但你敢指责足球是“海洛因”吗?是的,你不敢。
又说文学吧,现在不少文章中都含有不良成分,但公认消除不良影响的方法是社会的正确引导,而不是将文学一棍子打死——显然,这些不良成分不能妨碍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你又能指责文学是“文字海洛因”?你也不能。
你能因为一些夹杂色情暴力的影片而指责电影是“海洛因”吗?
你能因为一些"豆腐渣工程"而指责建筑艺术是“海洛因”吗?
…………
你都不能,也不敢。
那你为什么又可以不负责任地指责电玩就?quot;电子海洛因",只因为它是一种年轻的艺术?
难道对新兴的艺术形式我们就仅仅因为它的负面影响就这么扼杀掉?21世纪的我们,难道还需有人来拍着肩头教导说"对于新生事物,应该引导,而非扼杀"吗?难道我们还要让这么一种新文化扮演布鲁诺的角色?
我感到十分悲哀,为游戏在中国的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而悲哀。在全球电玩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为游戏与海洛因的问题争论不休。
韩国的义务兵役制相当严格,但从事游戏行业的青年可免于服役。
美国的游戏产业规模已经超过其全球闻名的电影业,成为第一大娱乐产业,它也早已为游戏的分等级制度立了法,确保其健康高速地发展……
够了,已经够了。我们如果再忽视游戏行业的积极意义,我们将犯下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现在很多美国人——特别是青年十分崇尚东方文化(包括我们十分喜爱的Blizzard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认为毫无疑问日本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因为日本的本土漫画与游戏。
不知道你听到这句话后有什么感受?
每一个有着民族感情的中国人都应该感到憋气与不服!我们拥有的世界上无出其右的灿烂文化,就这样被轻视?!难道我们的文化连一种拼凑的岛国文化也不如?!
连环画影响了我们的父辈,那是中国传统的;电玩必将影响我们这一代——而这其中又有多少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成分呢?一个有着5000年独有历史的文明竟对外来文化侵略束手无策?我们自己的游戏行业呢?——还有社会上一片喊打声中步履蹣跚、艰难求索!
压制的结果终究不会是压死了游戏业,只可能是压死了中国游戏业!

中国的游戏行业:请相信


中国的游戏行业不是世界水平的,但是中国的游戏制作人们绝对是世界上少有伟大的。
他们是不被理解的英雄。
“如果不坚持下去,我们将成为下一代的罪人。”面对不理解的目光他们如是说。
为了这个单纯但坚定的信念——守住中国传统文化在游戏艺术中的一块阵地,他们可以拿最少的钱,干最艰苦繁重的工作。在整个IT业普遍赚钱的今天,身怀最热门知识的他们却甘心投身这个几乎没有赢利希望的行业。支持他们的只有信念与热情。
单凭信念加热情的忘我工作,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缺少资金是最大的问题,而社会偏见是游戏行业融资的最在障碍。因为没钱,国产游戏的品质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赶不上国际水平,他们还要接受甚至是理解他们的玩友的指责与抱怨。
1999年的国产游戏——备受指责的《江湖》,后期开发中只剩下一个人,近乎悲壮地默默坚持。当我听到这一点时,我明白无论《江湖》的品质多么不尽人意,我也不会抱怨半个字了。就像我们对失败的英雄无权提“失败”一样。
虽然他们最缺少钱,但是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欢呼与掌声来作为前进的动力,来作为他们代表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抗争的动力。我相信,只要中国热爱游戏的人们还存在一天,他们就一天不会放弃努力。中国的游戏制作人们的身上,闪动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最后编辑seagull 最后编辑于 2009-07-26 10:14:17
本主题由 见习版主 Blackの墨 于 2012/9/1 12:15:56 执行 主题分类 操作
分享 转发
がんばれるなら、がんばるべきなんです。
進めるなら、前に進むべきなんです。
clannad渚线剧本注音完成(rc版发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