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錄音的問題

[ 6035 查看 / 14 回复 ]

回复:錄音的問題

要用指尖去触键,不要用指面或者指甲去刻意的按,更不能用手腕的力量去敲

这是啥=v=?
我第一个电子琴老师把用指肚按键的坏习惯教给了我以致后来学钢琴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来纠正,貌似钢琴对手指触键的位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古典的曲子
那,刻意去按是什么意思呢?……
黑暗之神的约束:
复仇之事,只属于汝,与吾无关
身既事吾,吾亦将赐福与汝
行事之罪,无论大小,皆记于汝身
终末之时,破其混沌之世,并归一始
TOP

回复: 錄音的問題

嗯, 完全贊同 『折户伸治』的說法. 你的感受, 是任何音樂愛好者的想法, 我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 說起來也奇怪 -- 至現今也沒有人說過聽到腳踏的聲音. 其實我說的腳踏聲, 可能是錄音中已經被刪掉的殘留物, 但我是聽到的. 當然了, 如果沒塗潤滑油的話, 那個腳踏聲就是刺耳的吱吱聲了. 但在現場錄音的所聽到的, 是一種很柔和的一聲 "fum". 那種聲音, 可以說是一種觸覺吧, 很留心聽的才能聽得出. 不過我聽到那個聲音, 是因為幾年前練習腳踏神功時聽出的 (還在修練中). 因為下腳踏的時間要捉得很準確, 所以那時候就不斷的豎起耳朵找尋那個謎般的腳踏聲 (後來還真的找到了). 後來我再找雨音, 卻沒有腳踏的聲音.

不過總結就是, 以我的主觀來說, 真實的鋼琴, 或時其他古典樂器, 在觸感和其他方面, 比電子產品要好得多. 但是錄音方面嘛... 電子產品是方便很多的 (不過就是小弟不懂!!!)



原帖由 1=1 于 2008-11-1 11:30:00 发表
要用指尖去触键,不要用指面或者指甲去刻意的按,更不能用手腕的力量去敲

这是啥=v=?
我第一个电子琴老师把用指肚按键的坏习惯教给了我以致后来学钢琴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来纠正,貌似钢琴对手指触键的位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古典的曲子
那,刻意去按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看看你的手指. 有些人的指甲是會比指尖的肉還長的, 而有些人則會是指甲比指尖短的. 如果是後者的話, 就方便多了 -- 突出來的肉, 就是指尖!! 指尖和指甲當然不是成90度直角的. 而因為有指甲的存在, 一個正確的觸感, 整隻手指應該向天弓起的, 而指甲與琴鍵成的角度, 一般在45-70度之間. 如果手指是向天弓起的話, 少於45度是一種高階的弱音表達法; 而如果手指是全直, 甚至向琴鍵弓起的話, 那就是指肚壞習慣了. 因此, 即使是指法正確的人, 指甲也會常常敲到琴鍵的, 但是聲音是會極細微的. 不過如果是指甲比指尖長的話... 我想不出什麼對策 (因為我也是指尖比指甲長的人). 不過一個不成因果關係的關係, 就是鋼琴家很少會留長指甲的, 或是很少留長指甲的人會成為鋼琴家. 當然我還未到鋼琴家這個程度, 但是我會把我的指甲剪得非常短的. (如果是女性的話, 沒法子, 放棄你的水晶指甲好了... 汗~)

如果是說正確的方法的話, 我以前的琴老師有一個妙法 -- 練琴時, 塞一個橙在你的手心!! 那麼你的5隻手指也會自然的弓起來了. 而弓起來的時候, 你的手指能觸到琴鍵的, 就是指尖了. 如果沒人幫助的話, 你可以左手握橙, 右手彈琴, 左右手互相對調. 如果有人幫助的話, 你就可以兩隻手一起彈了. 這種方法, 就是用來除去指肚按鍵的壞習慣的. 初學的 / 初改壞習慣的, 橙越大越好 (kuso, 我的琴老師從前給我一個美國新奇士大橙...)
最后编辑koniygn 最后编辑于 2008-11-01 13:00:14
TOP

回复: 錄音的問題

原帖由 koniygn 于 2008-11-1 12:50:00 发表
嗯, 完全贊同 『折户伸治』的說法. 你的感受, 是任何音樂愛好者的想法, 我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 說起來也奇怪 -- 至現今也沒有人說過聽到腳踏的聲音. 其實我說的腳踏聲, 可能是錄音中已經被刪掉的殘留物, 但我是聽到的. 當然了, 如果沒塗潤滑油的話, 那個腳踏聲就是刺耳的吱吱聲了. 但在現場錄音的所聽到的, 是一種很柔和的一聲 "fum". 那種聲音, 可以說是一種

不瞒你说,以前我的钢琴老师都不用看我弹,只要闭着眼睛在旁边听就能知道我是不是又把指肚按在琴键上了
这一点一直让我非常佩服
至于指甲,有练钢琴的人留长指甲的吗?想不明白呢,留长指甲怎么弹呢?
黑暗之神的约束:
复仇之事,只属于汝,与吾无关
身既事吾,吾亦将赐福与汝
行事之罪,无论大小,皆记于汝身
终末之时,破其混沌之世,并归一始
TOP

回复: 錄音的問題

真是可以的呀!! 如果是初學者, 一聽有沒有指甲敲到琴鍵的聲音就行了 (所以對此聲音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還有的, 指肚彈法, 應大聲的地方不大, 應輕的地方不輕, 就是最大的弱點了. 很難說明... 要說的話, 就是不清脆, 有點像太糊太粘的米飯 (很抽象的比喻).

鋼琴手留長指甲不是沒有的, 但是會帶來很大的限制 -- 彈大聲時是很痛的!!! 因為我也有朋友是女生, 指甲留得很長, 比指尖突出5mm吧 (其實對女生來說不算長, 但對鋼琴就很長的了). 不用說, 她是指肚使用者, 因為指尖根本接觸不到琴鍵. 她也折過指甲... 肉體和心靈的痛楚都是很大的(汗) 所以嘛, 她不會彈強勁的歌, 貝多芬是她的世仇, 因此鋼琴考試成績不好. 她彈比較柔和的莫札特還好, 所以後來她去了彈現代流行曲的伴奏了 (當然只是課外活動那種), 因為一把電子琴的音量扭大, 她就可以盡情指肚了. (很作弊的感覺)

不過作為指尖者, 喜愛的還是木的鋼琴吧.



不知不覺間變了鋼琴討論
TOP

回复:錄音的問題

如楼上所说,指尖触键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触键的灵敏和力度表现,手指立起来才能够充分发挥手指自己的力量,弹奏时整个手臂是一个杠杆,而支点就是指尖,把手臂的重力用手指去支撑,那么肌肉不需要很大的发力的就能够让手指在琴键上产生足够的弹奏力度。学钢琴的时候猫首先就学这些的
弹钢琴确实需要手指有足够的力度,当然还有各种手指的技巧,以至于猫几乎大量的时间花销在练习哈农 ><
类似吉列尔斯那种触键,已经是极致了,惊人的触键力度,触放过程却能够那么干脆。

话说真实的钢琴和软件合成的钢琴差别确实是很大的
尽管音色、力度问题都已经处理得非常接近了,但是完全没有钢琴那木质大音箱的宏伟气势,而且触键的力度感应也总是怪怪的,例如,真实的钢琴在反复快速触发机弦的时候音色常常会变得越来越含混,而取样合成的总是像咬核桃一样总是很脆,而且常常同一个弦机的音会自己叠加,而不会因为下一次击弦而释放,音箱共振的余音在软件合成时表现也非常不好,单个音的时候还好,多个音叠加的时候,共振的余音只是简单叠加,并且按照先后顺序释放。
至于电钢和键盘的手感的话,确实很囧,猫的uf8虽然说是全钢琴配重的,但是按键的线性力度以及按键的回弹和真实钢琴都有差别,而且键盘对力度的感应只是触键的速度,而没有深度,因此触键的力度也是很不均衡的,常常无意识的弹出一些重音。

上升到音乐的艺术表现力角度来说,肯定是需要演奏家来演绎。用软件音色要达到完全模拟真实乐器的话得不偿失,软件合成的优势在于低成本,软件合成不需要在人员和硬件器材上做过多的投资,只需要很少的几个人,很简单的一些设备就能完成音乐的制作,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软件合成器的效果也越来越令人满意。这个应该是未来低成本配乐的主要发展趋势。
最后编辑『折户伸治』 最后编辑于 2008-11-01 20:36:15
折户伸治~~~~伪~

大坑开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