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自觉土豆]猫叔我到底在大学上了什么课

[ 4892 查看 / 7 回复 ]

谨以此文纪念猫叔有史以来最为糟糕的考试周结束且昭告天下回归论坛

  今天猫叔我以交完测量学的实验手册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由于每次要回家的时候总会下雨,所以猫叔已经养成了歇一天再回家的习惯,即使明天会耗上许多时间来买车票。猫叔在KFC的许多角落里表示过,猫叔是一个苦逼的医学生,而今年一门全英文出卷另一门一半英文答题的专业课更是为本已苦逼的大学生活添加上了蛋痛的重量。对于考试本身,猫叔倒是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凭良心来看待几门考试的难度,的确是比不上高中所经历的竞赛地狱,毕竟老师也是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执行着出卷的任务,而猫叔作为一个学生学好就过不好挂科也是天经地义义务所在。但是,猫叔回首这几年来在大学学习的课程,忽然觉得好像大学的课程有那么点不太对的感觉。
猫叔是一个医学生,临床专业。猫叔的大学是浙大,口号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许是由于现在的各大诺奖得主渐渐的有一种跨学科拿奖的趋势,于是学校想把我们打造成犹如瑞士军刀一样的全能战士,可是他们忘了,在中国瑞士军刀基本上是作为摆设存在于抽屉中的。学化学学物理学数学学计算机学生物猫叔没意见,只要你能给我个像样的理由,比如接下来的那门专业课要是没有学过这个是没法接着学的之类的,可惜实践下来不是这么回事:学了化学以为要为生化药理打基础结果发现讨论的结构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学了数学以为要为统计流行病打基础结果学医学统计的时候发现打开书本教你的是如何使用统计软件;学了物理根本想不出要为了什么才学,考试的时候发现似乎只要高考水平就可以有个八九十分,才知道原来是高中物理复习课。第一年下来发现要是再多学上两三门课好像就可以去别的专业了,就是没见过医学院的老师。之后开始上医学课以为可以不理外事了,又发现学校留下了一堆限定类别的选修课,实在是不明白在未来的生活中猫叔我到底是多么的需要力学知识和高等数学以至于非得从这一堆的理化生材料建筑当中去选修,难道不知道现在社会强调人文素养么,你倒是给门选的上的语文课让猫叔我提高一下。于是,为了学校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我们的基础专业课被压到了两年,看着生化老师飞一般的放着幻灯片总觉得有一种看走马灯的感觉。面对如此无奈的状况,老师和学生都只好两厢对视,两手一摊,手心向上。
  在书店里看到的教材都是解剖组胚生理病理分门别类,看到课程表的时候发现好像一门都没有,只有据说是紧跟世界教育前沿的整合课程,还小小高兴了一把至少和国际接轨还是有那么点眉目的。上了课发现接轨的好像只有名字,整合的只有课时。让不同课程组的老师轮流来上同一门课还互相不知道对方上过什么的课程算哪门子整合课程,杂煮课程还差不多。自编的整合课程教材也就是把几本书拆开来排排好再钉起来,国际歌唱得好: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连弄明白怎么整合也要靠我们自己。所有专业课老师没有一个讲满一学期的,任课老师们就像唱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脸都没认熟就匆匆的走了,说是听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参考了国外的课程设置,才发现被坑得不是一两个爹的问题了,国外的课程也不带这么整的,这么整的唯一好处估计就是可以在两年的时间里上完原来两年上不完的课程,一切都是被逼的。结果就是原来该在一起教的没在一起,现在放在一起的没成为整体。作为学生面对着这一地金光闪闪的鸡毛,只好一把抓起捆在笔杆子上做成鸡毛掸子在考试前的一个多月就开始抽自己的大脑,切身感受当然很疼。
所以说,猫叔我到底在大学上的是什么课呢..........

ps:作为不太相信体制的个人,以上其实是在精神压力突然放松之后的碎碎念。要是各位看完的话,猫叔就在此谢过了,毕竟看着一个二逼青年对着自己的生活发牢骚是一件苦差事.........话说谁能给我用信息发个KFC的群号......我这连基友都没有的寂寞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3

评分次数

    分享 转发
    桌上堆积如珠穆朗玛的文字,硬盘中深比马里亚纳的坑;我这像纸一样薄的身板,和不如身板的神经............这是世界对立统一律的良好体现。
    TOP

    中国万千杯具,能活下来的人都是好样的。
    不如活下来了就是好样的(笑)。
    “体制只是低等人类束缚高等人类的借口,反抗体制的人都是好样的!”(喂喂喂改了不止一处啊!)
    俗话说今天的杯具成就了明天的洗具,
    寂寞人生只是一小段,寂寞完了就不寂寞了。
    难道不知道如果看着这样的文艺青年发牢骚是一件很有诗意的事情吗?
    (当然此理论只对famle有效)
    最后编辑逆袭の弹弓 最后编辑于 2012-01-15 21:50:21
    2

    评分次数


      13岁的诅咒 lastlimbo
      TOP

      学了什么该学什么都无所谓
      在拓也看来那张浙大的文凭才是最重要的0ˇ0
      TOP

      生化老师⋯⋯(*_*)
      我们当年教生化的是一超牛的哈佛的⋯⋯不知道什么学位。
      上课全英文,讲义全英文,教材全英文,考试全英文(u_u)。
      整成这样,还不是到最后画画重点了事,根本不指望能学什么。
      大学的课程嘛⋯⋯能指望教务科的同志吗?
      还是算了吧(¬_¬)
      TOP

      人生就是爬一座叫文化的山。
      有的路是必須走的,你也走了。
      有的路是可以走的,你可能也走了。
      有的路是曲線或者下坡,你可能也走了。
      於是就是這樣……
      ————————————————
      指揮棒不變,你也只能這樣去爬~
      TOP

      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我国在诺贝尔奖上总是见不到本国国籍的人就连国人最引以自豪的文学也没有,中国的文学说古代文学经典的都是文言除非诺贝尔奖的评委中文到了能说死周立波的程度不然用英文翻译简直就是米田共,我曾经看过一本白居易的词集旁边还有英文,虽然我英文只有60分但一般的还是看得懂,就举《长相思》其中的“月明人倚楼”  翻译:In a bright moon I lean up high against the window. 
      这么直白的翻译我想把那个出版商抓出来一顿海扁;在近代,比如鲁迅这个家喻户晓,从小学就伴随我们到高中的大家,他的文章说实话只是迎合那个时代中国的特点和现代的政治需要,不然他的文章在我看来连现在的三流作家都不如。

        造成这种现状的一大原因就是你们看看作为高校或高中的课程内容都是些什么就有答案了。现在的教育就是满灌,比如数学,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就只有个加减乘除最多有简单几何就算翻天了,再看看我们学的什么函数、几何方程、三角等这些明显这有在考试中才有出现而且只是为了玩人(如果有人觉得我只是数学不好来发表怨念的话那我也没话说),至于中国为什么要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中国自从鸦片战争后被西方列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文化洗脑,一大批改革家都认为西方的科技优秀,老实说当时列强就是在中国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产品推销。中国传统的文化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群自以为流过学见识广的人带领在中国占多数的文盲所全盘否定。比如陈独秀他们搞的新文化运动这就是最早的脑残文化革命
          至于考试,有着千年传承,在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很难去除的。当年杨坚创科举时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已经成了摆设,门阀盛行威胁统治为政治换血才出的,我不否认科举对举荐人才是有作用,但科举可以说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定型并开始走下坡到明代彻底成了统治思想的工具,这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与西方的重要原因。可是科举以选人快捷和相对所谓的公平和长时间的沿用使人有了定向思维,就连邓小平爷爷这么聪明的人都逃不出去,也用这种变相八股取士,中国为此一年就流失多少专业人才。
          不过说这么多纵酒还是没用,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得见解,要想改变一切就要是有权力的人才行,毕竟决策者只会听当权者的
      2

      评分次数

        华音流韶  逝者如斯夫
        TOP

        香港中學生表示跪拜.....
        醫科...俺的夢想哪...
        (接近了遙不可及的地步)

        無論如何,
        可以讀不同的學科也是可以增廣見識...
        也不失是一件好事吧!?(除非你不想讀那些科....?)
        1.有紀寧(治癒系)
        2.杏(傲嬌)
        3.琴美(天才)
        我想給她們...屬於她們的after故事....
        TOP

        比如数学,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就只有个加减乘除最多有简单几何就算翻天了

        说实话,指对幂三角积分还有力学电学什么的现实中还是蛮有用的。
        现在的奸商。。。不学好数理化根本对付不了啊(>_<)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