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 = 大逃杀/バトル-ロワイアル/Battle Royale
原作 = 高见广春
脚本 = 深作健太
监督 = 深作欣二
片长 = 2小时
分级 = R-15(Blood Violence)
=======================================[wrap=背景音乐: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wrap]
如果说把一部作品翻来覆去看上很多遍,是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它的好评的话;那么看上一遍之后就不忍看第二遍,则或许能够表达出更高一层面的敬意。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逃杀》足以让他们失去第二次打开它的勇气。一旦完整地投入地看完一遍,《大逃杀》所处的那个架空世界,那座四十多条生命渐次消逝的无人荒岛,便散发出令人恐惧的强大排斥力。
它的血腥程度足以令不常看恐怖电影的观众接二连三地产生反射性呕吐,它的角色死亡率足以令喜欢的人物挂掉了便食不知味的观众大骂脚本和监督,它的灰暗程度足以令习惯了好莱坞大片式构思的观众郁闷上一个星期。
而当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乐于反思的观众终于跨越了血腥暴力和意识形态上的鸿沟,真正用心去观看这部作品的时候,他们将体验到的是对人性本身的恐惧:到头来,我们对于自己内心的善与恶,也许还一无所知也说不定吧。
幸好,我们并不在那座荒岛上。
然而,我们真的不在那里吗?
影片一开场就给了个颇为荒诞的架空设定。随着经济的衰退,颓废绝望情绪的蔓延,国家的教育体系也濒临崩溃。少年暴力犯罪横行,80万学生拒绝上学,教师成了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职业。掌权者凑在一起商量对策之后,竟然搞出一个BR法案来。从全国的初中3年级中,每年选出一个声名狼藉的班级,把学生们送往受行动范围限制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给每个学生地图、粮食、各种各样的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学生们被迫佩戴违反规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项圈,若超过三天的时限还未出结果,则所有的项圈都会爆炸:以此吓阻无法无天的少年犯罪,平息成年人对年轻一代的愤恨和恐惧。
对命运一无所知的孩子们还在毕业旅行的大巴内谈笑风生,窗外大好的阳光和频频出现的军用吉普却是如此地不协调。这是第一遍看没什么,往后却越看越觉得残忍的镜头:七十二小时之内,他们都将死去。
等到被催眠瓦斯放倒的众人渐渐醒来,并被告知他们已经被困荒岛,成了一场屠杀游戏的牺牲品;正常情况下不会显现的众生百态,不同性格的人们在极端环境下不同的反应,开始一一暴露了出来。
有人选择了消极的反抗,连武器都没有领便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了下去。我们总是习惯于“不要轻易放弃希望”的大道理;但面对那个死得毅然决然的女孩子,这样的说词显得苍白无力。
有人选择了积极的反抗。和平主义者爬上了山顶用高音喇叭呼吁同伴们停止自相残杀;军事天才想出了用电脑病毒和自制炸弹攻击指挥部的计划。有人甚至已经非常接近成功,但最后他们还是全都没能活下来。他们勇敢地对抗了规则的制定者,却忘记了提防规则的执行者——毕竟这是一个杀人的游戏规则,后者其实更加危险。
默默接受了游戏规则的人们也分成了两类:尽量杀死别人,以及尽量不被杀死。影片一直在刻意引导观众憎恨前者,同情后者;直到那个面不改色连杀六人的女生最终也倒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两类人之间的界限其实早已模糊不清。
“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而已。”
强者凭着精良的武器四处狩猎,弱者聚集在一起以求自保。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可以照搬,人类的复杂却远非群居的食草动物可比。六个要好的女生躲进了海边的灯塔,一起阴差阳错的下毒事件却令维持了两天的同盟关系顷刻瓦解。天敌从头到尾都不曾带给她们威胁,但她们却全都死去了:唯有这样的事,大概是永远不会发生在动物世界的吧。
42人上岛,2人生还。40次死亡,有人死得凄美,有人死得龌龊。对那个死在一直暗恋的男生怀中,说着“神啊,再让我多说一句话好吗”的女生,我们会报以同情;而对到最后还只想着满足一次原始欲望,结果被反抗的女生杀死的某猥琐男,我们便只有鄙视。
然而放到整部影片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这样的区别,竟然又变得无足轻重了。
对于“人类全灭”都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的影视作品来说,刻画如此之多的死亡并不难,难的是让每一次死亡都能发人深思,更难的是赋予众多看似分散的死亡以一个足以统率全篇的意义。
有人把《大逃杀》中的游戏规则解读为现代社会竞争法则的隐喻,并乐于分析各个人物在游戏中的表现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而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起那个著名的“囚徒困境”。
警察抓住了两个嫌疑犯A和B,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规定如果一方认罪并检举另一方,而对方不认罪,那么认罪的被释放而不认罪的判监10年;如果双方都认罪,则都判监两年;如果双方都不认罪,由于证据不足只能都判监半年。对于A来说,如果B选择了认罪,则A认罪导致2年监禁,不认罪则是10年;如果B选择不认罪,则A认罪将立即获释,不认罪也只是半年监禁。A并不知道B的选择,但无论B的选择是哪个,A选择认罪总比不认罪要好。对B来说也是一样的。最后的结果将是两个人都认罪,都被判上两年;对于两人来说其实明明存在一种更好的选择,就是都不认罪。
在《大逃杀》中,类似的演绎被一再地重复。对于A来说,如果B选择开枪,那么A开枪将争取到0.5的生存机会,不开枪基本必死;如果B选择不开枪,那么A开不开枪都可以活下去:开枪的结果总不会差过不开枪的结果。尽管都不开枪的结果对两人来说都是最好的,他们还是都选择了开枪——这是一个完全翻版的囚徒困境;将代价从监禁的时间换成了生命的长短,只会促使人们更快更坚决地作出选择而已。
因为我不知道你是否想要杀死我,所以我只有选择杀死你。
当我们看到了某个男生,一路躲避着凶残的杀戮,只为了寻找到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受到惊吓的女孩子却开枪杀死了他的时候,或许会想起EVA中的经典台词“人与人之间是永远不可能相互理解的”吧。
他们并非不想要“最好”的结果,只是那个“选择错误就意味着死亡”的游戏规则,剥夺了人与人之间原本就难以达成的理解与信任。
这种沟通的缺失其实是贯穿全篇的。
当不良学生一句话也不说就直接往老师身上捅刀子的时候,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就已经彻底崩坏了。
所以当孩子们害怕地询问老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成年人只是粗暴地回答“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完蛋了”“全都是你们的错”。
沟通的缺失导致暴力,而暴力进一步带来无尽的暴力。这不仅42个参加这场杀人游戏的孩子的末日,更是那个人与人之间彻底丧失沟通的社会的末日。
你尽可以嘲笑BR法令的荒诞不经和日本人的善于YY;但这一切的潜台词是:当以暴制暴代替了沟通与理解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时,我们离那样的荒诞也就不再遥远。
我觉得这足够令人警醒。
对于经常观看日本动漫的人来说,《大逃杀》很难不让他们想起《EVA》,想起《妖精的旋律》,想起《最终兵器彼女》。不仅仅因为那份末世的荒凉与绝望,更因为那份对人性的沉重反思。
看过《大逃杀》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情节。在之前某一年的杀戮游戏中,一对恋人生存到了最后。男孩保护着女孩,两个人都是伤痕累累。颈上的项圈在闪烁,必须决出唯一一位胜利者的时刻已经迫近;两人紧紧相拥,决定死在一起。这个时候女孩却向男孩开枪,好在未中要害,惊愕的男孩下意识地反击……许久,男孩才明白了女孩在临死之前,脸上所绽放的微笑的含义。
这真是我所见过的,最深刻的人性寓言。
那两个人,其实早已是把爱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重要了。任何一个都愿意为了让对方活下去而牺牲自己——也正是因为双方都清楚这一点,才会决定最后死在一起。
但即便是如此坚定的觉悟,也还是动摇了那么短短的一瞬间。
这跟谁对谁的爱更伟大无关——这便是真实的人性吧。
因为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平凡的人永远摆脱不了自私。
因为没有心灵感应,人与人之间永远不可能相互理解。
但比这一切更可怕的,大概是不尝试沟通,不付出信任吧。
所以影片把最后的希望,留给了最懂得沟通和信任的人。
他们并非不知道,他们刚认识的同伴是个在前次游戏中活到最后的人。
他们也并非不知道,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能活到最后。
但是女孩子还是带着可爱的表情安静地睡着了,就在那个危险人物的身边。在她的身上,确实代表了那个时代最缺少的东西。
她其实也并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她只是在大家集体翘课的日子迷迷糊糊地出现在了教室里而已,她只是愿意偶尔和那位倒霉的老师聊聊天而已。她收起了不良少年刺向老师的小刀。在聊天中提起这个秘密时,老师的回答是“这种时候,成年人应该对孩子说些什么好呢?”
是啊,该说些什么好呢?沟通的障碍仍然存在。两年之后,当年无奈下课的老师已成了BR法令的执行者。冷眼旁观着杀戮游戏的他,却只希望她能够活下来——小小的善意,让她成为了他心目中唯一的天使。
这是一场残酷的审判,在那里没有高高在上的神,只有脆弱的,真实的,卑微的,偶尔闪光的人性。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克服自己的私心,
亦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心意相通;
但只要愿意把心稍微分出去一点点,
就永远不至于面对最坏的结果。
就算人性中生来有一半是丑恶,又如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