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oori 于 2008-7-2 2:22:00 发表
不明白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语言能力不同,我说的不清楚多少也是会有的(毕竟我当初大学语文也只有75分……) 你所说的那种方法和我背谱不一样,背谱难道要联想记忆么?还是强记或者弹记的吧? 本是刚接触日语的新人,对于因 |
很好。Koori君如此认真地回复,在下受教了。在下也不能甩下一个帖子就土遁。:-D 那么我先解释一下之前我发的帖子吧。
记假名结合字源,不是“
卡塔嘎纳”,这不是字源,あかさたな的字源是
安、加、左、多、奈。
我之前举出Koori君看五线谱的例子,是想证明
效果,而非过程和方法。我没有认为背谱跟记50音图有什么关系。即是,我想说的是——Koori君“
强记强弹”来记忆五线谱,我“
结合字源”来记50音图,最终结果都是
一样。
之所以要这样强调,是因为之前看到Koori君对我作出的评价:“你不认真”“这样记法你早晚会记乱的,而且有些时候会提笔忘字”——说实话——我心中是略带不喜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敝虽不才,在某外语学院日语系成绩勉强也“よいほうです”。也许是专业出身的缘故,我不但要了解字源,还要把ゐ、ゑ等假名也记住,为马上要学习的古文打基础。既然作为非专业学习者的大家没什么兴趣了解,那就算了吧,呵呵。毕竟我也只是随便说说,并不想像李阳之类刻意要宣扬自己的什么学习方法。
窃以为,对不了解的人武断作出评价,而且是负面评价,略有不妥。之于楼主也是一样。所以我怀着善意去理解Koori君——从Koori君对晚辈(在下、本帖楼主和之前那个想双修日英的高中同学)的谆谆教诲中可看出Koori君的热情和耐心,但就此作出的某些判断和训导式的语气可能听起来不是非常舒服。斗胆说一句,假如Koori君可以温和一些,阁下的热情必然更加温暖,让人有春风拂面,醍醐灌顶之感。
接下来我对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做一个简短说明吧。虽然日语是我的本科专业,但自学日语是从高三暑假开始的。那个时候没有买课本,更没有老师教,全靠自己摸索。而50音图的部分,则是借助湖南某高校(好像是某某师范大学)网页上一个FLASH来学习的。很巧,上边就有每一个假名的详细介绍——笔顺、字源、发音器官图也有。我觉得那个字源对我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再次声明,
我只是说有辅助作用,要记熟关键还是之后不断接触假名、学习日语,这点跟Koori君看法相同)。所以这不是“看书看过多少课之后才考虑的事情”。同时,
我也不是“有天赋的人”,我高中英语没学好,才打算在大学学日语的(估计也有不少网友跟我一样,呵呵,建议大家,日语英语都要学好啊)。所以Koori君不必抬举我。我同样是一个普通学习者,我说的方法也不至于“此方法仅限于日语专业或有天赋的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后,大家看着办,各取所需就行了嘛。(题外话——我现在的日语导师,他学日语一开始是学某课本第五课的句型“今日は何曜日ですか”,后来才从头补50音图——当然这种方法不值得提倡。)
所以我难以理解Koori君的这种说法——“如果再加字源联记那绝对是
费力不讨好,连基础的字母都不会记呢又何谈记词/词组?”如上所述,以我的学习体会来说,联系字源记忆绝对不至于费力不讨好。假名是一个简单的图形符号,是语言学里非常单纯的一个因素,
不是词和词组。我想,把这种单纯的文字结合图形来记忆,起到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想我们的幼儿教材和识字卡片,为什么数字“0”旁边要画一个
鸡蛋?为什么“田”旁边要画一个四四方方的
四格田?为什么“h”旁边要画一张
椅子?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假名旁边画一个图画方便记忆呢?我在外教家里看过她小孩的识字卡片,日本的幼儿教材同样在假名旁边画一个图形。我们也可以这样,因为汉字作为具有象形文字功能的符号,本身可以让人进行图像联想。我们可以把汉字当成是识字卡片上的图形。那么,把“か加”连起来记忆,不也是种不错的方法吗?而且“加”的日语音读就是“か”。在外语学习里,有什么比中国人学日语更容易的事情呢?
PS:貌似我的学习方法不但大众化,还低龄化了,把众网友当婴儿来耍,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另外,不知道Koori君是怎么得出“哪个人是利用汉语优势来记日语词的”这个结论。那么我们暂时抛开楼主提出的,关于怎么记忆假名这个问题,看看我们学日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汉语优势。
“中文字,即便是繁体字,有几个和日语完全对上号且大致意义等同的?最多也就只有
几千个左右吧。只有那几千个汉字而且还是大致意思相同,那么记还记不乱对于我来说那简直是天方。”
几千个啊!日语一级的内容,被认为是超越了日语日常使用范围的,属于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日语。日语一级不过上万个词汇,汉语性词汇就有几千个,到底造成的是“提笔忘字”,还是“没学过日语的人能看懂某些学术专业文章内容的20%,猜对40%”呢?
很多汉语词汇日本人用起来记起来比我们更加困难,一些含义比较隐晦的词语我们用得比他们更准确。而且他们会对我们中国人熟练使用汉语词汇表示出惊叹和赞誉。有次我和一个同学跟日本人谈话,我说了“もしものことがあったら”这个地道的句型,他一点反应没有(因为太地道了,他们小孩也会说)。然后我同学说了“万一、事情が発生したら”他马上目瞪口呆说“あなたは日本語がお上手ですね”。我们掌握了对于日本人来说更难更高深的汉语词汇,难道不是一个优势么?
无论从大量汉字、大量音读还是大量蕴藏在日语里的汉文文化来说,学习日语,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优势。至于Koori君所说的例子,什么越往后越是容易提笔忘字、混淆发音,窃以为,是某些中国人“
依仗自己的汉语优势,在日语学习的初步阶段取得快速进步后,进而产生惰性和依赖性,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好比家里有钱对于一个人成才是有很大帮助,但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二世祖和败家子就否认这些物质优势一样。
回到楼主的话题,“基本上自打从学拼音开始,就
没有什么人是从zhi chi shi带着知吃师的汉字一块记的”这点我不认同。你翻开小学课本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连在一起的。我还记得
“r”旁边还有太阳照射下一棵弯曲的小树苗呢,真是音、形都举出来了。
我承认,学英语不能在how are you后边注上“好啊油”。但学假名不同,上边我说过了な奈,や也,わ和,う宇,た多,
本身这些假名就表示了这些汉字的日语读音。结合起来记忆就同时记住音和形,还有马上就要学习的一些简单汉字的发音。所以不会起到什么混淆作用。这不是Koori君所说的“混记”。这种结合字源记忆的方法,我不敢说有百分百效,对所有人有效,有很大功效,但我敢以我人格担保——尽管我人格可能不值钱——
不会起到什么贻害终生的作用。
我在之前的帖子里说,“本来学外语就是会跟母语相互影响的”,是针对Koori君所表达的意思(也许是我误解的意思)——“学外语就要纯粹地学,不要利用已有的母语优势,否则会混淆”来的。所以我当时只好大胆推测,既然把汉字和假名联系起来都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学日语汉字时最好也先把简体字忘记,免得以后写起来会把两者混淆。也许我理解错了,还望Koori君见谅。
我们学日语是当外语来学,不是当母语来学。而且我们是成年人,不是婴儿。原始的语言学习方法不是万能的。一些时候还得区别对待,不然就成了语言的混血儿了——就像ABC(America bron Chinese)一样,在美国会说英语,在中国会说汉语,但没有外企会优先录取这种人,也没有现象表明这种ABC做翻译特别在行。
最后,楼主的心情可以理解。谁在学一样新东西之前,不会先询问一下怎么学比较有效呢?我们可以引导楼主,方法是次要的,天赋也是次要的,恒心和努力才最重要。这样或许比较好?
我只看到楼主问了“怎記假名較易”,“各位當初怎記假名的”两个问题,原因是“這種像符號的東西好難塞進腦中”。似乎还不至于有什么学习态度的问题。不过是一个初学者在求学过程中发出的一些感叹,也没有说放弃,也没有说想偷懒。毕竟他努力过,尝试过了,并非Koori君所举例子中那个初三小孩。我想,对于这种努力过但貌似效果不大的初学者来说,是不是以鼓励为宜,而非刺激?我愿意相信楼主,在问这个话题之前,他的确想学好日语(为了不用等游戏出汉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尝试过,所以才来这里求助的。
那么,作为同在日语学习道路上的伙伴,让我们衷心地对楼主说一句:がんばりましょ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