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ansClub

首页 » - 特色讨论区 - » 土豆星 » 半吊子的資本主義與它的腐敗,以及新時代的改革與其可能性。(偽科學、標題黨、越長越好)
kameu03 - 2016/2/2 22:45:00
受教於西式教育,幼小時曾經迷信於經濟學的自由市場主義,認為那是一個「比較公平」的資源重新分配的社會制度。但自從累積越多知識和經驗之後,就越是發現「現代」社會在運用自由市場經濟時的不足之處。

現實世界的自由市場並沒有很公平,主要是因為它無法實現「自由市場」之所以可行的某一個前提:「資訊完全流通、市場完全透明。」所以,買賣雙方都會在「想利用時」就利用這個漏洞,去實現利益不對等的交易,也因此市場就無法變得更加公平。

舉一個例子:在富裕國家的城市超市裡,一包咖啡豆可以賣得很貴,但它往往來自於貧窮國家的農業市場,而它的批發價卻「低得可憐」。你用超市買一包份量的價錢,往往可以在農村用批發價買到幾十包、甚至上百包的份量,而剛出產的新鮮農產品或大多數食材、未經任何冷藏及化學處理,質量也往往更高。

當然,長距離運輸、為了產品不變質的各種加工,以及中間經銷商和超市的經營本身,全部都是需要成本的。但這些成本全部加起來,是否就足以讓零售價和批發價之間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呢?這個差價裡又有多少是純粹的利潤呢?消費者、甚至部份生產者也無法完全搞清楚,就因為市場的資訊並非完全流通。而且,當有人有意圖去隱瞞的時候,他們就會全力地去隱瞞。在資訊並非完全流通的社會,各式各樣的情報也是「有價」的,隱瞞這類型的資訊在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會違法,行內人會直接稱之為「商業秘密」。「來貨價多少?」秘密;「加工成本多少?」秘密;「利潤有多少?」秘密;「有什麼不是秘密?」這也是秘密;「你有沒有在產品裡落毒?」沒有。

這類蓄意隱瞞部分資訊的行為,本質上就不符合「自由市場經濟」的原意與假設,而且也沒有辦法被立法及司法完全排除,所以就非常容易製造出「惡性競爭」。

假設:曾經有一個城市,城裡所有超市的咖啡豆都賣一個「合理的價格」,而遠處的農村也是以「合理的價格」去批發這些咖啡豆,所以零售價和批發價的差距也只有幾倍、甚至十幾倍。但有一天,某個商人突然向遠在農村的農民說了個謊:「城裡現在的經濟不好景,貨物按原來的價格已經再賣不出去,你能便宜一半賣給我嗎?如果你不按這個價格賣給我,我和你都要失業了,你的這些貨物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接收,而白白浪費掉了。」這些農民没受過多少教育,對一直以來也保持交易的生意夥伴所說的話深信不疑。就算心底裡也有些許犯疑:「就算經濟不好,也有必要便宜一半這麼多嗎?」農民只顧看好自己的農作物就已經夠忙了,根本就没有時間和能力去查證這番說話的真偽,甚至有必要的話,同一個地點的不同收購商可能為了「壓低」批發價,而一早就打算合作「說同一個謊言」。「没有人會以原來的價格向你收購這些貨物」只要這是合謀的話,它某程度上就是真的,農民要不減價、要不就因為貨物賣不出去而餓死。因為一時三刻,根本没有其他「不打算作弊」的收購商,立即察覺到合謀者的陰謀,而選擇以「正當經營的方式」加入這個市場、或是向農民及其他人告發。而這些資訊的不完全流通,正正就是奸商們可以利用的空間,也就造成「惡性競爭」的出現。

至於,為什麼這是「惡性競爭」呢?首先,最明顯的是農民的生產行為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報」。根據自由市場的交易原則,有需求就會有供應,只要有人肯付錢去買,再貴都可以是合理的。但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格,因為中間生產商和經銷商的「故意隱瞞」,而没有傳遞到給最初的生產者那裡。其次,消費者也不會因為「批發價下降」而得到「零售價減價」的優惠,消費者與農民一樣「當然」也是被說謊的對象,當中的差價就成為了「中間人」的直接利潤。自由市場的原意,是認為一切利潤都是為了鼓勵「增加生產力」的行為,這些中間人的做法是增加了生產力嗎?倒不如說他們引起農民的負面情緒、甚至收購價的直接下調,都導致原有的生產力大幅下降。

但以上這些直接的危害,都不過是「故事」的剛剛開始而已,真正可怕的後果會在更遙遠的未來發生。有時候,用不正當手段大幅降低了「收購價」的奸商,並不是真的不會減價的,倒不如說,這類型的奸商比起其他正當經營者更樂於向消費者「分享自己的成果」,目的往往就是要消滅正當經營者的「生存空間」。「A商人的同類產品只賣80元,為什麼B商人要賣100元?你這個賣100元的肯定是奸商吧!」消費者在超市看到貨物價格時,心裡面可能會在想的事情。因為消費者不知道這100元減至80元的空間是以不正當的手段來取得的,實際上批發價足足減了一半,賣給你也只便宜了兩成,剩下的三成就全都是自己的利潤。消費者不知道,同行做正當生意的,當然也就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可以賣得比我們便宜這麼多?」他們要不就同流合污,一起用不正當的手段去取得減價的空間,要不就等着偉大的無形之手──市場的力量去把他們全部消滅吧。為什麼奸商願意減兩成給消費者,而不全部都當成自己的利潤?因為當他的正當同行死光了之後,他就會把價格由80元重新加價到120元,又或者更高。

說謊是違法的,如果能在當時立即被發現,就可以定這些商人的罪,但問題就是有很多都「無法被即時發現」。而謊言一但說久了,卻有可能成為真實。正當經營的同行都死光了之後,就再也没有人會跟農民「按原來的價錢去收購那些貨物」,然後那個商人把零售價從80元重新上調到120元,消費者的負擔增加了:「市場的經濟就變得没有那麼好景了,他們開始要求減價」。商人這次如實地向農民們反映:「就算我按原來的一半價錢向你收購農作物,那些消費者都還是在嫌貴,不信的話,你自己去城裡問問那些消費者們吧。」於是乎,他們進一步要求農民再次減價,而這一次他們没有說謊,也没有合謀壓價,所以也是不受(多數地方的)法律規管的。

中間商人的員工並不是笨蛋,他們一起負責「這盤生意」,當然是知道老闆的如意算盤。員工没有選擇告發的話,也自然就是打算合污,他們會開始向老闆要求加薪,去彌補他們「良心的忍忍作痛」。老闆為了預防員工們的報復:「你不打算付錢就準備同歸於盡吧!」當然是没有拒絕這些威脅的空間。久而久之,利潤逐漸被分薄,員工成本大幅增加,甚至成為了新入行者的新標準,市場便自然剩下「不正當經營」才可以生存的這個局面。農民也是要吃飯的,可以減的空間也已經減到最盡了,他們根本就是世界上最窮的那些人,下一次還想要「不當」的話,該減誰的呢?當然不會是老闆的,下一次要剝削的,便會是當年曾經因為「不當」而要求加薪的員工。雖然當年最初進行「不當」的那些人,包括老闆和員工多半都死光了,而什麼事都没做錯的農民大概會因為窮而比他們更早死。這次老闆打算向員工說什麼話?「經濟不好景,如果我不用一半的價錢來聘請你,我們大家都會失業了,而外面也没有人會用原來的價錢去請你工作。」Oh my god!老闆同一句話說了幾百萬年了,不正當經營也多投放點創意好不?

蜘蛛俠有一句座右銘:「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自己是從來都不會相信這麼正面的臺詞,所以我也給自己重新自定義了一句:「能力越大,屁股越大。」不過這是題外話。但是,能力和責任,兩者的確是有一種奇妙的關係的。能力越大,假如是指你「越是聰明」的話,你就會越是能夠發現「現代社會的不公平之處」、「自己究竟是否造成這些不公平的一份子」、以及「不公平為何出現、如何阻止」。而「發現自己有責任」和「願意承擔這些責任」是兩回事,有些人會因為「太聰明」而即使發現也裝作不知道。也因為這樣,我才會把蜘蛛俠的座右銘自定義得更加能夠反映現實。但我的屁股並不大,所以才疏學淺,但這是題外話。而没有能力的人,假設是指没有那麼聰明的人,就難以發現「不公平」的地方,也就自然不會因為認為「自己有份造成不公平」,而導致「任何可能產生的罪惡感」以及「去改善現狀的意圖」。說了這麼多對現代社會的批評,一定會有人認為這是「有破壞没建設」,所以下次再補完剩下的部分。「下次是什麼時候?」這是秘密;「你會不會在文章裡落毒?」没有。
北十字星 - 2016/2/3 20:50:00
本人主修社會學,現在來現學現賣一些關於馬克思的概念:

那些裝作不知道的人,很多時侯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一般都是財閥,地產商,擁有龐大的資源。

他們會利用這些資源去影響社會的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則文化,政治,法律制度的總和及維持制度的機構(institution),如透過土地買賣影響政府,令施政向他們的利益傾斜,或者維持現況。

此外,他們會透過媒體及廣告等渠道,不斷輸出錯誤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例如:「經濟發展比民主更重要」,「維持社會穩定和諧」,「議員的責任就是通過法案」,甚至將「法治」的概念偷換為「守法」,企圖阻止一切改變現況的社會運動發生,延續不公平的制度,讓他們永遠充當社會的既得利益者。

而下層建築(base)主要由工人階級組成,如你所言,他們因為教育程度並不高,沒有那麼「聰明」,除了無法辨別哪些才是造成社會不公平的人,他們更接受了錯誤意識,認為主張改變社會的行動者是「破壞社會繁榮」,「沒事生事」,「犯罪者」。於是不公平的制度變得更加牢固,不可動搖。

那麼要如何改變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據馬克思所言,要在下層建築灌輸正確的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即工人階級須要清楚認識到自己被資產階級剝削的現況,自己的責任和權益,然後團結起來,組織工會,發起罷工行動——不但是要爭取更好的待遇和福利,更要從資產階級手中奪取權力,建立由工人階級專政的政權,推崇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的世界,資產階級將會被推翻、消亡,一切財富資源將由無產階級平均分配,再沒有不平等的制度。

然而馬克思的理論經常被批評為「過於理想」。誰又可以保證,得到權力和社會資源後的工人政權,不會行使權力去剝削比較弱勢的群體,走回資本主義的舊路?在上世紀,很多國家都進行過社會主義的大型「實驗」,結果卻令人沮喪。追隨社會主義的國家非但沒有走向烏托邦,反而衍生更多的問題:人民無心工作,貪污……而現實告訴我們,即使國家是由無產階級組成,它仍然會淪為當權者的管治工具,為少數人所操控去謀取利益,而非理論中所述的那麼平等、公義。

那到底腐敗的資本主義如何改革?我也不太清楚,樓主快點寫下一篇吧。
蓝月狼 - 2016/2/4 0:04:00
不.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最大的问题不是过于理想,而是他想像中的世界是否靠谱..
就当前世界而言,马克思对于过去的总结和观察,无疑是透彻的,但是问题是他提出的那个社会很难立足.
从他提出的那个理想社会到现在,曾经成功获得政权的几乎都还回去了..
现在存活的,不是贫穷,过于集权,就是解体了.而我们国家是已经不完全是他的那个路子了.尤其是经济上,虽然嘴上不承认..

用经济学上说的,当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无法支持他的那个系统的。缺少这个地基,其他都是空中楼阁。
只要是稀缺的,有价值的,总会被争夺。
kameu03 - 2016/2/4 21:42:00
在社會主義的世界,資產階級將會被推翻、消亡,一切財富資源將由無產階級平均分配,再沒有不平等的制度。然而馬克思的理論經常被批評為「過於理想」
「平均分配就直接等於平等」的這個想法,不是「過於理想」,而是「過於白痴」。不同人有不同的能力,可以為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貢獻或損害,收入「平均分配」是哪門子的「平等」?一星期七天、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的人,跟完全不去工作的人,都被分配一樣收入的話。努力工作的前者,到底是白痴、神經病、還是神的兒子?多勞不多得,完全不工作也可以領一樣的工錢去吃喝玩樂的話,又有哪個正常人準備每星期工作「一分鐘」?把這種「理想主義」落實成政策和制度的國家,不鼓勵任何人去工作,哪裡會有「不鬧飢荒」的道理。

推翻了資產階級,由工人階級組成的領導層?當絕大多數工人都在吃樹皮和屍肉的時候,落實了這種「理想」的領導層,又是否看着同一份餐牌吃飯?沒有被「平均分配」的他們,既不屬於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也不能被當成推翻了的資產階級,不屬於任何組別的他們,看來根本就不可以被直接當成人。有能力而大屁股的資產階級,再沒有良心都好,拍馬也還是趕不上這群「不能被當成人」。

這個世界没有人是只有被剝削的份,而没有在剝削其他存在。以「全球化」的現在來說,某些地區的某些高層,正在剝削某些低層。而這些地區又以高層的身份,剝削身為低層的其他地區。到最後,身為最底層的人,他們正在剝削的就不再是人,而是被視為低層的其他生命與非生命。永遠只把自己當成「唯一的受害者」的這套思考方式,總是主張要爭取回更多「原本該屬於自己」的那群人,他們從來就都是自己大腦的「既得利益者」。
kameu03 - 2016/2/5 13:52:00
「不平等,是絕對無法被完全消除的。」

這是一句何等没有理想的說話?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也是正確的一句說話。

即使這樣,它卻不同時代表「追求平等」就會是不正確的一回事。

矛盾?又是矛盾?沒錯,事實永遠都總會是這麼矛盾的。



有一段太長的時間,人類只顧追求「絕對平等」的社會制度,希望把一切的「不平等」都趕至末路。

但人類從來就無法生存在一個「只有平等、而没有不平等」的世界裡面。

無論是樣貌、身材、抑或是出生時的家境、以及往後的際遇,從來都不是一件「絕對平等」的事情。

一個起源於「光與暗交集的世界」的人,並無法活在「只有光存在、太刺眼的世界」。

而「平等與不平等」跟「光與暗」、「善與惡」一樣,也純粹是無法單獨消除其中一方的一體兩面。



因為惡無法被完全消除,所以人就應該反過來「認同」惡嗎?就如同他們「認同」善一樣。

不,惡即使無法被完全消除,人都依然可以繼續「否定」惡,這兩件事情並非不能兩立。

就好比有一個你認識的人,你知道自己與他性格不合,一但互相靠近必然會引起爭執。

「消滅對方至只剩下其中一人」並不會是唯一的選擇,「保持距離而共存」也是你的選項。

競爭是人的天性,即使你選擇的是前者,也不代表你做錯了,只不過是不符合某些人的「偏好」。



但現在的問題是,「惡」不像他人,不可以被單獨消滅,人只是一直以為他們「可以選擇」。

一個人,如果把他分為「左」和「右」兩面,左面無法在「把右面消滅」之後,獨自存活。

人的臉孔是左右不對稱的,即使左和右都長得非常像,卻不一樣。

當你認為左邊臉長得比右邊臉「漂亮」時,你會把自己的右邊臉完全毀掉,而選擇只剩下左邊嗎?

只剩下漂亮的部分,這麼做不會使你更漂亮,相反,你只會比原來更醜。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拍了一堆人的正臉照,再輪流用鏡像把其中一邊臉「覆蓋」另一邊。

每一個臉孔變得更加「左右對稱」的人,都没有被覺得比原來更好看,反而一看就覺得十分不自然。

而善與惡共存的世界也是一樣,把惡完全消滅,只剩下善的世界,並没有變得比原來「更加美好」。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所謂的善,從來都是談論包容與共存的。你一但認同善,就會變得無法消滅惡。

共存是唯一的選擇,「共存而互相認同」與「共存而互相不認同」則是可以被選擇的「個人偏好」。

去認識惡,去理解惡,如果不先把這兩件事都做好,就無法決定認同與否,也無法與它保持距離。



如果,一個人的選擇是「與不平等共存、但否定不平等」。

那要一個怎樣的社會制度才是「可行」、以及符合「人性」的呢?

是一個「不平等」有份參與、是一個主動把「不平等」納入「可控制範圍內」的社會制度。

這跟人類一直以來的「傳統」相反,他們越是嘗試「趕絕」不平等,它就越是會「失控」。

這是一種「以毒攻毒」的概念,就好比人類發明「病毒疫苗」以對抗「病毒」一樣。

病毒疫苗不是別的東西,它就是病毒本身,不過是「通過理解」之後,找到了可以控制它的方法。

而人類一直以來都在追求「無菌主義」的社會,當中的人不會產生任何可以對抗病毒的免疫能力。



人類可以利用「不平等」本身,去制衡它自己,並繼續追求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

但絕大多數人,是否有這種耐性和智慧去實現這一回事呢?可以舉一個這樣的例子:

你把三顆糖果放在桌上,叫一個未滿四歲的小孩子忍住不要吃,能成功忍住三十分鐘就給他五顆。

小孩子没有這種耐性,他喜歡「活在當下」,很難抵抗眼前的誘惑,而選擇「放眼未來」。

如果叫成年人參與同一挑戰,同樣都是忍耐三十分鐘,他要現在的三十萬,還是之後的五十萬現金?

一個「思想成熟」的人,在衡量過得失之後,是不太可能犯「跟小孩子一樣」的錯誤。

但要社會制度進步卻不一樣,它要求「整體」的合作,裡面既有成熟者,也有不成熟者。

成熟者很難拋開不成熟者,去發展一套只適合自己、也更加進步的社會制度,因為必然會遭受干擾。

就算他們真的有能力這麼做,能夠做到獨善其身,把對方拋棄又「符合善」、也「更平等」嗎?



先拋開「實際該如何做才可以把『以毒攻毒』成功引用至社會制度之上」,而假設已經知道怎麼做。

但要在地球發展這一套「更先進」的社會制度,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人類的基數太大,歷史包袱也太重。

如果說,假設「民主」是比「獨裁」更先進的話,這個世界到現在都還無法使所有人都認同這一回事。

直到現在,北韓都還是一個獨裁國家,而要改變這單一國家就已經是十分困難,多年來也不見更加樂觀。

自然就可以想像,要把現在絕大多數的民主國家,改變成一種更加先進的社會制度,就近乎不可能。



這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情感問題」,用共產主義建立的國家,無法與資本主義的國家「互相交易」。

因為它們從根本上是不同的社會制度,没有資產概念可言的人,又如何與有資產概念的人交易?

從根本上不同的社會制度,使他們無法通過「交流」去維持和平,這就是當年「冷戰」的根源。

而一個比資本主義更加先進的制度,也會引發同一個問題,他們之間的不同使他們無法「交流」。

所以,這種無法互相進行交流的特性,使「不保持距離」的「和平共存」成為了不可能。



那人類是否没有出路?不,宇宙是一個很合適的舞台,尤其是第一批打算「開荒」這個領域的人。

例如,第一批前往火星的人,這種先天難以被地球影響的特性,方可以構成一個完全獨立的經濟圈。

但這種「互相保持距離」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的,兩者之間越是拒絕交流,差異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好比第一批移居美國新大陸的歐洲人,尤其是當中絕大多數的英國人,開荒者會發展出無法逆轉的差異。

時移世易,美國開荒者不會再視自己為英國人,因為這種差異而累積的不滿,最終引爆「美國獨立戰爭」。

而一個打算拋棄地球本土,獨自在其他行星上發展「更先進社會」的群體,最終必然引爆另一場戰爭。

如果說,因為他們的制度更加先進,宇宙廣闊空間的天然保護,也有足夠的時間給他們累積實力的話。

那更加先進的一方,理所當然會贏下勝杖,那是否可以把敗者視為「達成進步的必要犧牲」呢?

政治家是可以這麼想的,但這從來都不是一個哲學家的作風,犧牲無論多與少都難以被直接合理化。
noirhoar - 2016/4/24 18:45:0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kameu03 - 2016/5/18 7:30:00
如果說,共產主義是個「大破船」,一放到海上就會立即沉没的話。

資本主義就是個「小破船」,在沉没之前還能持續航行好一段時間。

「人治」、抑或「法治」,之於「經濟制度」以外。

好比應付突發事件用的「緊急維修隊伍」,之於「船體硬件」以外。

「大破」的船再怎麼修補,都是無補於事,還是沉得很快。

「小破」的船再勤快些修,還可以垂死掙扎,慢一點再沉。

然而,兩者作為「一艘船」都是「失敗之作」,無法單靠自己完成航行。

理想的作品並不會在剛開始航行,就要求「維修組」24小時加班工作。

它能自力地運作好長的一段時間,「如無意外」維修人員甚至不用上班。

「人治」也好,「法治」又好,它們對於一個社會越是顯得「重要」,

就越是顯示這個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被人設計得「越是失敗」。



無法兌現的承諾:「只要你們按我這套去做,就萬事都OK!」

共產主義說:「!@#$%~~」看得懂鬼話的人請自行理解它的含義。

資本主義說:「每個人都保持自私自利,盡力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社會才會更好。」

好!好!好!照你說的去做了,現在OK了嗎?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啊。

前者沉了,後者也快沉了,是哪裡的設想出錯了?在全滅之前能想出新方案嗎?




「共產主義錯了嗎?」  「嘛~別提了!」

「資本主義錯了嗎?」  「嘛~没有錯啊。」

「没錯?那為什麼行不通!」  「嘛~因為我們行的不是資本主義啊。」

「不是資本主義是什麼?」  「嘛~是個共產和資本混在一起的怪胎子——半吊子主義。」

「為什麼你每次都先要說嘛~?」  「嘛~別在意。」

「能不能不要再說?」  「嘛~好吧。」

「何以顯得半吊子?」  「嘛~你不見這個資本主義社會,到處都有人在追求平等嗎?」

「那又跟半吊子有什麼關係?」  「平等是共產的追求啊,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還平等條毛。」

「嘛~去哪裡了?」  「他回鄉下探親了。」

「兩者有衝突嗎?平等和個人利益最大化。」  「有吧。或者没有。」

「到底是有,還是没有?」  「先當作是有就好了。」

「那不再追求平等就好了?」  「對啊,跟我說三次:平等條毛。」

「實際上是要怎麼做才是不再追求平等?」  「舉一個例子吧……」

「請說。」  「現在有一個蘋果,如果你要買的話,會付一千萬,而我要買的話,會付一塊錢。」

「你是神經病嗎?為什麼我要比你付多這麼多。」  「才没有神經病,這就叫做不平等啊。」

「那還有誰會想要不平等啊?」  「就是有啊,我剛剛說的是『會付』,不是『要付』。」

「什麼意思?有分別嗎?」  「前者是自願的,後者是被強制的。」

「誰會自願比別人多付錢?神經病嗎?」  「就是有啊,追求不平等的人會很樂意去做。」

「為什麼?果然是神經病的?」  「因為對某些人來說,多付錢對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有幫助啊。」

「某些人?哪些人?」  「就那某些人啊,用在剛剛的例子上,就是你,而我就不是。」

「用什麼標準去區分?」  「多付錢也更有利自己的時候就是某些人啊。」

「為什麼多付了錢反要會更有利自己?」  「這個交給你自己去想像了。」

「為什麼你不說,要我自己去想像?」  「因為我行的不是半吊子主義,而是資本主義啊。」

「可是你說話說得半吊子啊!」  「好吧,那再多說一點吧。」

「請說。」  「現在有一套電影,如果你要看的話,會付一千萬,而我要看的話,會付一塊錢。」

「這個你剛剛說過了啊!」  「剛剛說的是蘋果,現在說的是電影啊。」

「有什麼不同?」  「蘋果是蘋果,電影是電影,當然不同了。」

「例如?」  「一個蘋果你吃了就没有,一套電影你看了還可以再看啊。」

「所以?」  「所以不同啊,剩下的交給你自己去想像了。」

「想像你妹。」  「為什麼你要想像我妹?」

「嘛~誰知道。」  「天知道」
noirhoar - 2016/5/19 12:45:0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Koori - 2016/5/25 11:35:00
题外话……
说几个曾经的担忧变成现实的“故事”……

1、十几年前,我和一个亲密的朋友分析过一个人有一些人品上的瑕疵,容忍这些瑕疵会影响未来他两人间的友情,此话一出大家群起骂我,孤立我,甚至计划暴揍我一顿,忍了,几年后事实的确如此。
2、刚工作之后家里30万贷款买了间大一居,说是为了以后结婚准备的。但是一个月过去后,父母倍感压力大,母亲常年因为还贷睡不着,我反复劝说坚持再还几年就忍过来了,但可惜当时钱不是我的,我自己也挣得不多,所以最终房子以32万价格出手,如今他们发现自己与一百二十万擦肩而过……
3、几年前我在微博说中国的实业太少,阿里还有美团等公司一直在毁中国的市场,堆积起来的泡沫最终还是由投资人和用户血偿,微博一天内被骂了500+条,之后就被封掉了,只好重新注册……
4、最近我说携程有信用问题,很多朋友不理解,之所以后来信了我的观点是因为圈里一个朋友上了报纸,在携程帮朋友买票的时候因为是别人信用积分票无效……
5、上周我去面试,面试公司打算投资VR领域,问了问我的见解,我说VR技术没有什么可发展的,最终投资会失利,因为有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于是公司考虑后认为我不适合这个岗位……

=========================
你真的能看清事实么?
=========================
经历过这些,我发现连个想发泄的权利都要受制于社会这个群体,公平、竞争都是假象,接受建议只能是传统美德。
环保的柴静说了俩小时废话,没有人注意在封闭空间使用净化器的危害,没有人觉得她家楼下就是幼儿园却要骑车接送很没有逻辑,更不用提正好楼下有个不环保的小饭馆,还有一出小区门就有个加油站,而且大家对她造成的经济损失居然纷纷表示欣然接受和欢天喜地……总之,这事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大趋势,看一下,看完了朋友圈一发,玩两天环保,一看雾霾没减少,才恍然大悟,但谁又愿意站出来坦诚自己是只Dumass……

每个人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就已经不会再考虑其他可能性了,即便是把逆耳的劝诫能听下去,也未必会听得进去。

所以,如何平等?

大家都买盗版,我的XBOX破解一下怎么可能会被锁掉?
股票都涨,怎么可能我买单?
我投资的项目一定回报丰厚,那么多人都说好,没理由不好啊。
友谊中裂痕的迹象比比皆是,但他毕竟是自己的朋友啊,所以作为朋友,我们怎么可能会不亲密?
有团购有票务买东西方便又便宜,食物中毒的那也只是别人,是个例……
买票有问题那是竞争对手在瞎扯,怎么可能会发生在我头上?
………………



到过基层以后,大家都犯懒,不愿意考虑其他出路,你还让这周遭怎么平等?

批发商从菜农那里进油菜1毛钱一公斤,菜农还不是会乖乖的卖了?因为他觉得如果不被批发商收走,这些菜就都完蛋了。
村里和食品公司签约,草莓每公斤5块钱,村民不是都乐呵呵的把自己的手印给盖了?为什么?采摘才能挣几个钱,村里我不费劲就把草莓都卖出去了。
东北大米还没种上,省粮食局的3万吨出口日本的订单都签好了,反正自己这任完事了,自己把政绩捞到手,管它农民赔多少钱。

看不挣钱了着急了,吃不饱饭自杀了,干部捐款逃跑了就蹲政府门口了……这不都是自找的?


社会,早已不是当初的社会……自然那些经济、体制、思想也都不再是原来的东西。当初国家订立的是理论化路线,走流程。之后开始推崇理论联系实际。而现在则是干脆实际也不联系了,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在我的认识里,社会就是这样,方向看的准,但是不能有悖于民众的耳朵,所以我选择沉默……=_,=|||

===============
- 我可以说脏话吗?
- 不可以
- 那我无话可说

    ——这种有为青年已经不多了……
天空中的记忆 - 2016/5/28 19:25:00
卧槽你们在连载小说吗,好长。。。
kameu03 - 2016/6/4 18:22:00
何謂「公平」?這個問題,已經被追問了很多個世紀。

跟其他很多的問題一樣,永遠也不會得到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

這是「理所當然」的,任何「概念」都只是幻象,而沒有實體,自然也無法被定性。

除非懂得去欣賞與接納一個「自相矛盾」的結論,否則「哲學」永遠也只會是一條「死胡同」。

若然,一切的「不公平」都被消滅殆盡,「公平」也就不復存在。

皆因,人,在想要「認識」任何一種概念的時候,都總是需要一個可以「與之對照」的另一種存在。

如果失去了「對照物」,人就失去了「認知」它存在的能力。「無法被認知」的,通通都被命名為「不存在」。

最初,人的智力還未發展成熟時:看不見、摸不着的「空氣」,沒有可與它「直接對照」的另一種存在。認知以外的它,就被當成「不存在之物」。

好一段時間後,當科學還沒有那麼「發達」之前,人的智力與想像力提升到某個程度時:人通過「風」、以及自身的「呼吸」所需,抑或其他能被發現的「對照物」,而得知「空氣」抑或「大氣」的存在。而當時的空氣,就被當成只有一種成分,就是「透明的」、「無氣味的」、「摸不到的」那一種。

有色有味的「煙」,與無色無味的「空氣」相對,最初顯然會被當成「完全不同」、甚至是「對立」的存在。

但以現今的科技水平來看,「煙」的本體卻跟「空氣」一樣,都是些無色無味的氣體,例如氧氣和二氧化碳,差別只在於不同氣體之間、各自所佔的「比重」。

「煙」之所以跟「空氣」不同,「可被人直接感知」它的存在,就是因為它有自己獨有的「對照」——「不完全燃燒」所致。其實人從來都沒有直接看見過「煙」本身,他們所見的純粹是「造煙」時所出現的「副作用」。

當人燃燒一塊木頭,會出現「無色無味」的煙,與「有色有味」、未完全燃燒的木頭粉末。前者是經能量轉化過的氣體,後者是漏網之魚的固體。如果後者「從來都不會出現」——「燃燒總是完全」的話,「煙」和「空氣」就不會是「兩個」概念,而會是「同一個」。即是「煙」會跟最初的「空氣」一樣,無法被發現、而因此被當作成「不存在」。

所以,「不存在」又可以分為「實際上存在,但無法認知」、與「實際不存在,故無法認知。」當然,這裡指的是「人的用法」,而非「真確定義」。

那什麼才是「存在」?又可以分兩種:「實際上存在,且可以認知」、與「實際不存在,卻可以認知。」

有矛盾嗎?沒有。沒有矛盾嗎?有。

……
米苏 - 2016/6/4 20:52:00
腐败自古以外都没有办法避免,越贫穷腐败的越厉害.

天朝讲究人治当然现在也说依法治国.
腐败问题有没有?有!严重么?严重!影响到国家稳定了么?没有. 这不就够了么.
上位者看来,国家稳定人民安康,比一切都重要. 至于当官的那些小事儿, 不影响大局,都OK.

天朝到美帝到土豪兜兜转转了那么多年.  读了那么久的经济学.
感觉社会主义有点像是披着共产主义外衣的变形资本主义.
尤其是特区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感觉像是资本主义的公测. 和大众对此的忍耐力.
领导层很有气魄也真敢干.
毕竟13亿人,而且现在不知道是大家读书比以前少了还是真的有了自己的思想,
特别容易被煽动, 网络暴民一片一片的.
见风就是雨张嘴就来的MDZZ一堆一堆的. 上层还敢这么做,觉得很佩服.

有没有问题?有!
问题容易解决么?很难!
为什么?
毕竟13亿人. 能对比的估计也就是印度了, 人口和经济包括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emerging market,
不用我多说,能查到的资料一堆一堆的.
天朝确实小问题很多, 不懂法的原因有,当官的霸道有,体制问题的也有. 需要大家慢慢的去修改,去进步.

接近而立之年, 从很爱国,到很爱国但是不爱党,可以说有一点时间极其反感党.
到现在爱国,理解党, 思想转变了很多.

但我觉得,只要这个领导层还是为人民着想的,维护着整个一个大集体的发展, 他们,功不可没.
kameu03 - 2016/6/6 18:44:00
總是習慣了要壓抑、甚至要消滅「不公平」的這個社會,就是不斷在削弱「公平」的對照面。這不但使「公平」本身更難被人認知,甚至直接令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投放到「不公平」之上,這反而使它更為清晰可見。

更甚者,當一個地方發生「火災」的時候,本來「濃煙」就是最好的警號,可以通知所有人立即救災及逃難。只把濃煙統統去掉、而把火種留在沒有人察覺到的位置上,這就是現代社會的救災方法。活在這種「有火而不自知」的社會裡,真是能活得比較「心安理得」?一場無色、無聲、無味的災難,到底要帶來多少程度的傷亡與損害,才會終於被人發現、然後着手處理呢?

其實,從最初就把「應該敵視的對象」都搞錯了,才會導致只會滅煙、不會救火的怪異風氣。「社會制度」最優先應該關心的重點,就是「絕大多數人,在這種制度之下,活得滿足與否。」而不是「這個制度公平與否」。像「公平的制度才可以使人滿足」,這麼「合情合理」的事情,從來不會在這世上出現。

如果隨便抓個路人,問他「這個社會公平嗎?」,他可能說過大半天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甚至可能連自己說了什麼都搞不清楚。但如果你直接問他「現在活得滿足嗎?」大概不用3秒就得到一個堅定的答覆了。比起「虛無飄渺」的哲學概念,還是自己的感受更「容易掌握」。

事實上,只有「公平」與「平等」可滿足不到「所有人」,「不公平」、甚至「特權」,也是人類「熱烈追求」的對象。就像男女朋友之間,有一個最常引起對方不滿的「主題」:只可以對「自己的另一半」最好,而這種「最好」,不可以跟對其他人的那種好「一樣那麼好」。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都會有相類似的「優先次序」概念,換句話說,就是「要求特權」的表現。就像兄弟姊妹之間,也總有些在爭奪父母心裡「最寵愛」的位置,又有多少孩子會滿足於「各自平等的愛」?

「資本主義」本來就是這麼「坦率」的,「你就儘管去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因為這就是社會利益最大化的唯一方法,誰去管你平等不平等了。」

而總是會有一些人,一聽到「不平等」就在那邊「高潮」,好像是看見「萬惡之源」般大吵大鬧。追求「不平等」,當然可以是指:「只要求對自己好,而對其他人沒那麼好。」但從來就沒有人禁止過,不可以有另一種意思:「對自己沒那麼好,但對其他人更好。」這又何嘗不是「不平等」的表現?實際上也的確存在着這一類人,對他人比對自己更好,才是他們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方法。所以一個分不清是非黑白、只懂批判和否定「不平等」的社會,不就正正否定了這群「異類」的生存方式及其意義?試問這樣能讓他們覺得「活得滿足」嗎?
夹鸡馒头 - 2016/6/7 9:48:00
最近刚好在想类似的问题,随便来说几句。

「社會制度」最優先應該關心的重點,就是「絕大多數人,在這種制度之下,活得滿足與否。」


首先这一点来说,究竟谁来配做这绝大多数?每个人都不会觉得自己生来就是那极少数,那谁来划定这个范围,即便范围划定好了,那么生来极少数的人就活该不满足吗?天生得了不好的疾病就该乖乖等死,天生笨就该吃糠咽菜被社会所淘汰?不会有人认可自己受到这样的待遇,任何一个政府也不可能认可,或者说不可能承认这样的方针,因为他不“人性”,虽然我并不绝对抗拒事情变成那样。

另外说到资本主义的问题,我到反而觉得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才天天才吹嘘些什么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之类的概念,来粉饰自己社会弱肉强食的现状,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讲团结讲奉献的,好像对于平等的诉求没有资本主义那么高亢吧?

与你最后说的例子一样的道理,追求平等虽然也有弱者有资格可以和强者比肩的意思,但是也没有人禁止过追求平等是强者主动放下身格去与弱者并肩,说白了任何一种情况下,人类个体都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高尚”的人,然而为什么人们却那么喜欢平等这个说法呢?因为绝大多数人在这个谎言里觉得比较满足。
kameu03 - 2016/6/7 16:58:00
這裡所指的「絕大多數人都感到滿足」,並不是打算談論一個「資格」的問題,不是說「剩下的少數人沒資格感到滿足」或「必須有少數人犧牲」的意思。

假設,即使存在一個「完美」的社會制度也好,也不可能是「所有在這社會生活的人都感到滿足」,所以那邊只說「多數人」而不是「所有人」。人的「思想」或「精神」是很複雜的東西,雖然絕大多數人都追求「讓自己感到滿足」,但也確實有少數人沒有這樣的追求,而其中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例如,有少數人比起「正面的感受」,更加偏好於「負面的感受」,而這是屬於「表意識」的偏好。換句話說,當這一類人表面越是說自己「覺得不滿」,在精神深處的「潛意識」就反而會「覺得滿足」。而「表意識」通常沒有探究或干預「潛意識」的「權限」,所以這種人很多時候都不清楚「自己的不滿」是自己所渴望的。

另外,也有少數人不太在乎「自己滿足與否」這類型的問題。這一種人通常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把「達成目的」當成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於是把「自己感受」的優先順序放到很後面去。

所以說,一個「理想」的社會制度,目標並不是要「所有人都感到滿足」,不應該訂立一套「官方推崇」而且「世界通行」的「思想價值觀」。而是讓人自行選擇、並且有機會實現他們的追求。無論那是大多數人都想要的「幸福美滿」、抑或少數人所追求的、難以被多數人所理解的「悲慘痛苦」、甚至是毫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只為達成某些目標而活的生活態度。


至於第二段的回應,前面我所批判的,一直都是共產主義和半吊子資本主義,而未有提及過社會主義。

最後,第三段回應提到的那些情況,我不覺得「自欺欺人」是多數人(少數裡的多數)的選擇。有很多人熱衷於追求「平等」,是因為他們真心認為,這種追求有利於社會更進一步地繼續發展。但如果他們清楚意識到那是「不可行」的話,他們會願意繼續找方法去嘗試下去。而我從來都不認為,社會的多數人,都真心及持續地追求自己和社會的進步,但只要他們不嘗試阻止和妨礙另一些人作出這些嘗試,就已經比人類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候都要好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半吊子的資本主義與它的腐敗,以及新時代的改革與其可能性。(偽科學、標題黨、越長越好)